恶行的后果与佛教教义 透视因果  หน้า 14
หน้าที่ 14 / 194

สรุปเนื้อหา

本文讨论了佛教中有关恶行的教义,指出身、口、意造恶会导致今世的多种痛苦,如疾病、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等。佛陀教导恶者的三个特征及其遭受的痛苦,如听闻他人恶行的议论而愤怒,被捕后受刑,以及在死亡时面临自己恶业的折磨。接着,强调恶者死后往往转生为恶趣,难以再次成为人,借用百年才出现的乌龟与项圈的比喻来说明珍惜人生的重要性。最后提到恶者转世后生活困苦,健康欠佳。

หัวข้อประเด็น

-恶行的特征
-今世的痛苦
-死后的轮回
-珍惜人生的教义
-恶者的再生

ข้อความต้นฉบับในหน้า

身、口、意造恶,那么今世就会受苦。例如,受疾病之苦、经济危机的痛苦、家庭问题的痛苦和社会问题的痛苦。 佛陀讲述恶者有三个特征,即是喜欢想坏的事,喜欢说坏的事,喜欢做坏的事。那么今世恶者感受到三项痛苦的折磨: 1. 听到众人们议论恶者的坏行为时,必然会恼怒。 2. 如果被国王捕住,会受到严刑拷打,根据国家的法律判定因禁。 3. 在生命的尽头,恶者会受自己造下的恶业覚车,就如高峰上的树阴遮蔽在了整片大地。而在黑夜来临时,那些自己造的恶业会一直出现在脑海里,恶者的心灵就变得忧郁。 在死亡后,恶者必然会出生在恶处、恶趣、险难、地狱或在兽群里。 那些已经堕落恶道的众生,想再生为人,就很困难了。就如在大西洋里有一只瞌睡的乌龟,百年才会出现一次,在海面上随风飘浮着一个项圈。如果那只百年才会出现的乌龟,也刚好套进那个项圈,机会是很渺茫的,所以应当珍惜人生。 佛陀说,那只瞌睡的乌龟,套进那个项圈,比那些掉入恶道的人再投胎为人还快。 如果恶者再转生为人,就会出生在低级的姓氏群中,贫困凋倒,缺乏「四事」来维持日常生活,有粗糙的皮肤、不好看、瘦小,常会疾病缠身,有很多的病,睡眠、发育不健全,
แสดง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เป็นคนแรก
Login เพื่อแสดง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หนังสือที่เกี่ยวข้อง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