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หน้า1
208
…就是这时候,我解释有关我来自哪里与我做了些什么。我经历一段探究之旅。很幸运,我的巡回旅程让我找回如十四岁的内在自我,重新发掘这个世界,拥有不同的成熟期,也改变了我周围的色彩。从静坐我的身、心与生命获得再生。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我周围的人事物。 科学界对我们的定义,是震动性的。其实所有的物质,只不过是细胞活动的密集震动罢了。在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是个能量场。超过这,先进的科学实验告诉我们,还有其他无…
法則的變遷與不變
13
法則的變遷與不變
遙視圖案 12 本書簡介 世界上的法則分為兩大類,即是變遷的法則和不變的法則。 變遷的法則如下,法律、禮教等,它們都隨著不同的國家、歷史、信仰和時間而改變。 至於不變的法則如下,三法印(無常、苦性、非我)、因果報應等,不隨著時間的改變而變,不管是否有佛陀的出現,這個法則就已經有了。因為這個法則與世同在,並與生死輪回配合。佛陀不是法規的創造人,佛陀用超人的智慧,以才坐修行發現了宇宙高於上的真理,實
本書講述世界的法則分為變遷與不變兩類,強調不變的法則如三法印和因果報應的重要性。佛陀以智慧揭示宇宙真理,提醒眾生了解因果,以免再生中受苦。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業的結果需要時間累積,過去的行為會影響今生的結果,積累十善可帶來快樂。這些知識對於修行者和探索生死輪回的眾生十分重要,能幫助他們在生命旅程中做出更好的選擇。
恶行的后果与佛教教义
14
恶行的后果与佛教教义
…如高峰上的树阴遮蔽在了整片大地。而在黑夜来临时,那些自己造的恶业会一直出现在脑海里,恶者的心灵就变得忧郁。 在死亡后,恶者必然会出生在恶处、恶趣、险难、地狱或在兽群里。 那些已经堕落恶道的众生,想再生为人,就很困难了。就如在大西洋里有一只瞌睡的乌龟,百年才会出现一次,在海面上随风飘浮着一个项圈。如果那只百年才会出现的乌龟,也刚好套进那个项圈,机会是很渺茫的,所以应当珍惜人生。 佛陀说,那只瞌睡的…
本文讨论了佛教中有关恶行的教义,指出身、口、意造恶会导致今世的多种痛苦,如疾病、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等。佛陀教导恶者的三个特征及其遭受的痛苦,如听闻他人恶行的议论而愤怒,被捕后受刑,以及在死亡时面临自己恶业的折磨。接着,强调恶者死后往往转生为恶趣,难以再次成为人,借用百年才出现的乌龟与项圈的比喻来说明珍惜人生的重要性。最后提到恶者转世后生活困苦,健康欠佳。
因果法则与善恶结果
16
因果法则与善恶结果
那些杀动物残忍的人,死后必坚地狱或往生恶道,再生为人时会短命。 那些喜欢虐待动物的人,死后必坚地狱或往生恶道,再生为人时会有很多疾病。 那些喜欢发怒、记仇和结怨的人,死后必坚地狱或往生恶道,生为人时会有粗超的肤色。 那些心存妒忌和心想伤害别人…
该文本探讨了动物虐待与人类行为的因果关系,阐述了根据佛教教义,恶行如杀生、虐待动物、心存嫉妒等将导致死后进入恶道或地狱,再生为人时的多种负面结果。反之,行善如不杀生、布施、尊敬他人等则会导致善道的结果,享有长寿、财富与智慧。《透视因果》一书强调了善恶行为对人生的重大影响,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命运与因果的关系。
หน้า5
258
…奶深深了悟,知道自己过去曾做过什么,现在 正做着什么,也知道将来会获得什么——甚至知晓涅 槃! 这些奶奶都知道。自己解脱之道也都看得见了。 但奶奶还要再到人世来,虽其烦恼还未尽然断除,但 已淡薄多了。再生于世,分的是再次的消除烦恼。 奶奶向来不多说话。奶奶是个好榜样,这里的法 师所喜欢的正是这种清静。 佛历2524年6月21日
หน้า6
31
今 生命不能再生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当 меч用心学习并为死亡作准备。例如,应怎样做,死后才能往生善道;我是应该怎样死,才能不必再生。或者要怎样才能到达这个点*,或者至少要能够去天堂进行中途之休息。 佛历254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