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หน้า1
5
兜盤第一樂 我們要以佛陀的生活為典範 佛陀歷過各種形式的生活 無論善道和惡道,佛陀都經歷過 轉世為人的时候,佛陀也經歷過各种身份 舉凡:轉輪聖王、偉大的皇帝、一等國王、小國國王、 大富翁、一等富翁 乃至於貧窮人(以彈唱行藝的賣藝人, 佛陀都經歷過了 因此,佛陀總結自己生…
หน้า2
94
84. 修持功德之世界。 這人間是個適合修功德、做善事的世界、 聖人攬攬為善 惡人攬攬為惡 當過世之後 我們的一切行為 將會如影隨形地跟著自己 如果做的是功德,就會獲得好果報 並在善道當中享受 如果做的是惡業,就會獲得相反的果報 而且,我們若是心靈黯淡、不清淨, 過世之後便會墮落惡道 91年1月1日(佛曆2545年1月1日) 93. 當不知道要看哪本書
หน้า3
107
…將何地發生? 死亡將會如何降臨? 這也是我們無法選擇的 因此,我們必須時時累積功德 亦備受我們在臨終時,所需的資糧 如果我們已經具備足夠的功德 即使意外身亡 我們所具備的功德,也會在剎那間 成為我們在善道的助力 因此,我們平時所累積的功德 是非常重要的 只要我們隨時準備好充份的功德 當不知道要看哪本書。106
智慧与轮回的因果关系
15
智慧与轮回的因果关系
…会舒畅愉快。 2. 不会惊恐国家或地方法律,因为智者必然是做一些纯净之举。 3. 在生命的尽头,智者会念到自己修过的功德光球,必然是勇敢、愉悦、欣心、心灵明亮和不浑浊。 智者在死亡之后,必然会到善道的天堂出生。 如果智者投胎为人,将会出生在高贵的姓氏家庭,拥有很多的财富,长相俊俏,光滑的皮肤。如果只是做好行为,那么在死之后,将会出生在善道的天堂中。 在佛陀时代,苏帕善男进入寺拜佛,说道:“是…
文本探讨了贫穷与恶行的后果,以及智者的特征与其在今生后的回报。智者有三个特征:喜欢想好的事、说好的事和做好事,这让他们在今生能够享受快乐与安宁。智者在死后会投胎于高贵家庭或善道的天堂,与业力密切相关。佛陀对此的答复阐明了因果法则与个人所受业障的影响,揭示了人生种种差异的根源。更多内容请访问 dmc.tv。
因果法则与善恶结果
16
因果法则与善恶结果
…地狱或往生恶道,再生为人时会是智障之人。 相反的,那些不杀生、不虐待动物、不发怒也不妒忌、喜欢布施给那些持戒之人,有品德、不过强、不骄傲、尊敬该尊敬的人、喜欢与智者、婆罗门、修行者结交的人,死后会在善道或天界中,再生为人时会长寿、没有疾病缠身、令人生敬仰、有权力、有财富、出生在贵族家庭或成为有智慧之人等。 苏帕善男很满意这个答案,宣布自己将终生当优婆塞。 《透视因果》这本书肯定佛教因果律的教法,…
该文本探讨了动物虐待与人类行为的因果关系,阐述了根据佛教教义,恶行如杀生、虐待动物、心存嫉妒等将导致死后进入恶道或地狱,再生为人时的多种负面结果。反之,行善如不杀生、布施、尊敬他人等则会导致善道的结果,享有长寿、财富与智慧。《透视因果》一书强调了善恶行为对人生的重大影响,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命运与因果的关系。
หน้า6
17
…,有办法面对这些恶业,只有功德才能与恶业对抗,我们要坚持、忍耐、要持续的积累每一项功德,包括布施、常打坐、将所修的功德回向过去造的业障,要常常发愿,希望所造的业能减轻、慢慢地消失,在生命的尽头时,往生善道。 以上所述我们都可以从《透视因果》学习解决业障的方法,修功德来减轻业障。
หน้า7
31
今 生命不能再生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当 меч用心学习并为死亡作准备。例如,应怎样做,死后才能往生善道;我是应该怎样死,才能不必再生。或者要怎样才能到达这个点*,或者至少要能够去天堂进行中途之休息。 佛历2549年11月6日 *【备注】或者写作【碧绿】。(请参考说明)
奉献与内在的太阳
11
奉献与内在的太阳
…极大的宽容。而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得到称赞或任何形式的回报。 他那无忌的勇猛精进与满满的信心,让他成为大众的心中之光。凭借对事物的洞彻,他将无知的盲目,净化照亮,变为快乐。他引导着身边的人们寻求善道,依据佛陀的教导,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 他总是强调,如果世人能遵循这些教诲,世界就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师父从未放弃悲悯之心帮助人们,不论是身与心的问题,也不论是哪种国籍、宗…
从一无所有的起点,师父用无私的奉献与慈悲跨越了无数障碍,传播佛陀的教导,引导人们追求善道。在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他帮助了无数人,强调遵循诸善奉行与自净其意的重要性,以实现真正的世界和平。他建立的道场吸引了众多弟子,共同为善而努力。师父揭示了‘内在的太阳’的概念,并教导一种静坐法,帮助人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