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หน้า1
133
獨一無二 經了。當佛法實踐之家的,不能容納人數日益增多的弟子之後,要建新寺院的概念也就開始萌芽了。其實,筊老奶奶早就已打算好要建寺院,只是在等待她的傳承者出家之後再行計畫。 新法師出家後,需要一個地方來教導坐的場所,建造寺院的計畫便應運而生。他們胸懷大志,要把佛教弘揚到其他國家去,期望法身法門的靜坐方法,能為全世界的人類帶來和…
หน้า2
140
…像中的可识别文本如下: Middle sign: ธรรมะสุขี 正文: 的建筑都建成了,奶奶才带领着弟子们从“法成精 舍”φερ到“法身寺”来。搬来以后,年龄已高的奶奶 还不能休息,甚至要为建寺的庞大工作投入更多的体 力、心力、智力,不仅要当起建寺顾问,还要担当整 135
หน้า3
80
…的树木青翠欲滴,花草因为天气的滋润而充满了活力与生机。我将百叶窗打开,让奶奶赏窗外的景色。 阿本回去了。奶奶坐在那张舒适的扶手椅上,只剩下我一个在客厅候她老人家。奶奶一边赏景,一边跟我谈话。奶奶谈起了建寺的那段往事: “奶奶向人家劝捐这块建寺的土地,说要用来建佛寺。当时只要了五十泰亩地,没想到竟得到了整块地。法胜师父、施命师父这两位师的出家仪式是奶
หน้า4
53
就在将供养的金钱分类的时候,奶奶跟我们谈起了过去——那段在咱们北槎寺修行的时光,那段建法身寺的日子,不知经历了多少艰辛与严酷的考验。 奶奶说:“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奶奶都会依靠所修过的福德来排解。建寺立庙这项大计划,奶奶也同样要依靠修过的功德来促进其实现。没有功德,没有福分,我们法身寺绝对无法建得成的。” 奶奶的话乍听之下道理简单至极,然而却是人人所忽略的。原因是,大部分人都认为,获致成功最重要…
智者的佛教之路
8
智者的佛教之路
…尽尘埃,洗尽烦忧。——一位只字不认、六十一岁高龄的老人(更何况是女人),怎么能率领众弟子(绝大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建立起一所泰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佛教圣地?怎么能从当年仅有的3,200泰铢微薄的建寺资金,从当初的寸土皆无,得到196泰铢地之后,再扩大到现在的2,000多泰铢地,继而将佛法弘扬到世界各国,并在这些国家建立起了三十三个国际法身修行中心?怎么能从当年一个小小的修行团体,发展到目前几十千…
本书讲述了一位六十一岁女性的非凡故事,她以微薄资金建立泰国最大的佛教圣地。她从当地的小修行团体发展到拥有数百位出家僧侣与数十万弟子的巨大宗教组织。通过她的领导与智慧,成功地将佛法传播到世界,不断壮大并管理井然有序的佛教团体。这个故事彰显了信仰的力量与组织的智慧,对每位追求内心平静的人都有启发。dmc.tv
法身寺的建土歷程
155
法身寺的建土歷程
…住。她很關心每個弟 子,給予他們很大的鼓勵。因為建築寺院是 一項挑戰,只有那些具有使命感的人才能應 付,所以需要不斷地鼓勵他們。 為了寺院的長期利益著想,龐老人奶奶為 寺院列下許多條例。她以北竿寺祖師建寺的 例子為藍圖,並認為:「所有的法師都年 輕、沒經驗。」因此她必須訂立守規: 1. 寺院的大門會在每天傍晚六點關閉,翌日早 上六點開放。 2. 嚴禁法師在自己的精舍接待貧窮,尤其是女 貧客。 她也考慮…
法身寺的建設過程中,龐老人奶奶和法勝法師致力於創建一個弘揚佛法的場所。1975年重要設施完工後,他們搬遷至新寺院。龐老人藉由訂立規則,以長期利益為重,鼓勵法師們,尤其注意管理寺院的規範,以確保寺院的持續發展。
法身寺的建設與社區參與
143
法身寺的建設與社區參與
…持者,乘坐灌溉部的駁船,一起巡視工程的進展。當支持者看到建立寺院的計畫已逐漸落實,都感到欣慰萬分,於是,大家發心捐贈基金,在工地上來建立第一所禪舍。 當寺院竣工後,舊老奶奶並沒有在那裏,然而,她每天到建寺院的次數卻相當頻繁。為了幫忙接收捐款和協助建築寺院的義工,每天凌晨三點鐘,她便起身靜座直到早餐時刻,用過早餐後,她再靜坐直到大約中午十一點。吃過午飯後,她就會提著一個水桶,一把大砍刀(中南美印第安人常…
法身寺的建設過程中,土用來填土形成新的島嶼,並挖掘水道。法勝法師邀請支持者巡視工程,看到計劃逐漸落實,大家紛紛捐款建立第一所禪舍。雖然老奶奶不在寺院,但她每天仍早起靜坐,協助接收捐款並邀請眾人種樹,她的努力對於改善寺院環境至關重要。
法身寺的建立
141
法身寺的建立
…更瞭解工程計畫的進行,住持大師下定決心,堅持親自建設寺院,為大家提供一個,靜坐和學習佛法的理想地方。 他祈求佛陀加持,期待有人到寺院來時,看到法師們的德行,會受到啟示而伸出援手,幫他住持大師推動計畫。建寺之初,只有一片 147
法身寺的建立是一個需要詳細規劃的過程,包括工作計畫、人力資源及資金來源。雖然資金和人力資源的計劃尚未完全擬定,但法勝法師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工作計畫。優秀的人才是法身寺的優勢,法勝大師強調,執行該計畫的人需具備愛心與奉獻精神,甚至要準備為工作奉獻自己的生命。住持大師堅持親自建設寺院,旨在打造一個靜坐和學習佛法的理想場所,他期望佛陀的加持能吸引更多人來協助推動這個計畫。當寺院建立之初,僅有一片荒地,這
หน้า9
145
…最后他们都一位一位陆续出家, 并立誓终生为僧。出家修行后,众僧尽心尽力弘扬佛 陀的佛法,培训出了一批批、一屡屡的佛法薪传者, 将奶奶在佛教树立的完美榜样传给了众信,直至今 日,从没间断过。 扩大建寺之地 ——一直以来,法胜法师、奶奶以及法身寺的众创 始人最重要的责任,除了建寺之外,就是为众信与众 生,无论男女老幼,进行佛法的开示与道德的培训, 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 接受佛法典陶的人与 皈…
法身寺的建寺故事
137
法身寺的建寺故事
法身寺的建寺 可能以三千兩百塊建一所寺院?膺老太奶問他:「如果你從政府那裏得到一千萬泰鐵的資助,用來培訓一批品格高尚,具有獻身精神的佛教徒,有如你和團隊一樣。你認為你能培養出多少位如此品格的人?」膺蒂先生回答說…
法身寺的建設背後,有著感人的故事和深厚的信念。在開始建造寺院時,只有少數幾位義工參與,他們都是在膺老太奶的培育下成長起來的特殊群體。這些年輕人不同於一般青少年,他們重視內心的靜坐修煉,追求道德的提升。膺老太奶相信她已培育出的十一位具備德性和獻身精神的人,他們的價值超過一百萬泰鐵,並且一定會在未來成功。這段故事提醒我們,培養品德的重要性以及真正的成功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
建立寺院的慈悲與信念
136
建立寺院的慈悲與信念
…回答說大約需 要一千萬泰銖。膝老太奶奶就進入禪定,之後充 滿自信地說,不管有幾百或幾千人要到寺院 來,她都能慈悲地接待他們。 膝老太奶奶自豪地拿出了一個她經常用來收 集捐款的褐色信封,信封裏的錢是用來建寺院 的。他們一算,只有三千兩百泰銖(當時大約 是美金八十塊)。怕蒂先生問道:「我們怎麼有
…院的請求時,拒絕出售土地,最終決定將整塊土地無償捐獻。她的行動不僅超過了需求,還體現了佛法的實踐。雖然最初可用於建設的資金有限,但她的信念和慈悲心使她相信,無論有多少人來訪,她都能接待他們,充分展示夠建寺的能力和信心。最終,她用於收集捐款的信封中僅有三千兩百泰銖,卻充滿了對寺院未來的希望。這一故事強調了慈愛無私的重要性以及與他人分享的意義。
法身寺的创建与静坐实践
26
法身寺的创建与静坐实践
她在帕司作任县的北揸运寺里静坐。毕业后, 我们当中有学生出家为比丘,有些成为在 家居士,这群学生也是创建法身寺的开山功 臣。在那时候,皋老奶奶已经六十岁了,她 却全心全意地筹建寺院。那时候,寺院的土 地还是一片空旷的荒田。 法身寺始自于静坐,因为每个人的体内 都有法身。不管您的国籍、宗教或是否受过 教育,您体内都有法身。哪里有人,哪里就 有法身。 为了保留与鼓励这种精神,…
法身寺位于帕司作任县,创始于一群致力于静坐的学生与皋老奶奶。寺院建设在六十岁时以热情着手。强调每个人体内的法身概念,无论国籍或宗教背景。寺院吸引众多求知者,逐渐发展成知名的静坐场所。随着参与者的增加,寺院经历了从树下静坐到帐篷,再到能够容纳五百人的四天王天禅的转变,成为追求内心宁静和智慧的圣地。您可以进一步探索我们的网站dmc.tv。
หน้า13
190
一心只有功德 不论修什么功德,奶奶都教导要许愿说:在每个轮回转世中,愿能远离愚人,愿自己洁净无罪恶。 愿出生为人时,生生世世能看到明亮透彻之法;愿拥有无尽的财宝来修功德,拥有自己的土地,有机会来建寺院,有机会来供养功德衣和架袋;愿耳聪眼明,没病魔缠身,能长寿,寿终之时,能舒服的离去。 日期不详 189
หน้า14
107
洞悉先机 奶奶是首位想到要建寺院的,直到现在还须有耐心地忍周围所有的事情。既已开始建寺院,就要坚持到底,做得圆圆满满,否则就别做了。 当初障碍重重,奶奶得打坐入定去解决。奶奶年龄越大越易疲累,所有的事情,奶奶都能洞悉先机,只是时机…
佛教伦理道德与社区教育
17
佛教伦理道德与社区教育
…于佛教的财富而达到最高的利益等等。 这一切都给众人树立了好榜样,也让一起来共同来建立寺院的元老们,过去都陆陆续续地销度出了家,并继续培训佛法薪传者,负起弘扬佛法的任务,且让佛教文化得以传承至今。 打建寺院 本寺非常重视伦理道德的培养,并通过佛理学说和实践活动来教育青少年和广大民众。这些理念也正是法胜法师住持、奶奶、以及创办寺院元老们在当初刚开始建造寺院时的构想,同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经常来本…
本寺致力于培养伦理道德,通过佛理教学和实践活动教育青少年,促进社区的和谐。奶奶慈悲地教导弟子们,帮助他们稳健地走在修波罗密的道路上,追求真正的快乐与圆满。在寺院的建设过程中,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致力于传承佛教文化。众人共同努力,建立寺院的同时,培训新一代的佛法传承者,以弘扬佛教思想。清洁卫生和正确使用财富也成为教育的一部分,这些活动在传递正能量和树立榜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切努力都旨在创建
大难不死与免于灾厄
38
大难不死与免于灾厄
…五、前世投助比丘、沙弥、亲属和病人。 六、今世修功德,加上身佛弟的威德力。 七、前世出来当比丘的功德,以及今日出家业。 八、今世阳寿未来尽和业轻。 九、今世望道佛像广修各种功德。 免于灾厄 一、前世建寺院。 二、前世跟团体一起来修功德和供养释迦的威德力。 三、前世跟团体一起来修功德和供养佛的威德力。 四、前世孝顺照顾父母。 五、前世放生、放童、和广修生功德。 六、前世出家当比丘和没有严重杀生的业业。…
本文探讨了前世的善行如何影响今世的福报与灾厄。强调透过修功德、孝顺父母、建寺院等行为,能在今世中获得加持,避免重大灾难和病痛。无论是念佛的威德力,还是帮助比丘和病人,都是成就今生和平安的关键。宇宙法则让我们体会因果法则,努力修行以获得更好的结果。让我们以此作为指引,继承前世的…
将稻田变成圣地
45
将稻田变成圣地
…费,只有泰铢3,200块和一片196泰亩(313,600平方米),由巴雅女士(Prayad Phaetyapongs—Visuddhadhibodi的简称)所捐赠的荒废田地。团队成员们也尽所能地帮助修建寺院,为了佛教的利益,愿意奉献自己的生命;他们吃最简单的食物,节约每⽇的生活开销,只是保持
法胜师父全心全意奉行佛教戒律,致力于传播佛法。在佛法实践之家,他吸引了大量在家众,推动了建设法身寺的过程。1970年,法身寺的动土仪式在稻田举行,团队成员们团结一致,尽己所能贡献力量,只为佛教的利益。虽然初始资金微薄,但信仰推动着他们克服困难,最终实现了心中的理想。
创造优良寺院,培养优秀僧人
4
创造优良寺院,培养优秀僧人
胜法师,舍老奶奶和诸位弟子本着「建好优良寺院,培养优秀僧人,培养善良之人」的宗旨,众人心连心,携手() 共同共建寺身。遵守着佛代【四好法】的原则,建立一座真正利益广大民众的寺,指引民众来寺静坐修行。这不仅仅个人与 团体共同受益,也促进佛教的兴盛与繁荣。 【四好法】如下: 1、寺院环境:寺院环境整理得舒适整洁…
本书介绍了胜法师指导下的寺院建设原则,强调‘四好法’在寺院环境、饮食安全、人员安定和佛法传播等方面的重要性。这些原则不仅能够让信众感受到舒适与方便,还能促进佛教的繁荣。通过精心管理和道德培训,寺院成为人们心灵的归宿,吸引更多信众参与修行,推动佛教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书中呼吁人们共同努力,携手共建理想的寺院,以实现心灵的安宁与对社会的贡献。
法身寺的建立與信仰
3
法身寺的建立與信仰
建寺院之初,倩老奶奶全部家產只3,200泰銖功德金,故寺院的建立 幾乎始於零。曾有弟子問:「我們只有這麼微薄的錢,怎能建立寺院?」倩 老奶奶反問說:「如果我們要培養一名有道德品行,願奉獻生命於佛教的善好人…
建寺院之初,倩老奶奶以3200泰銖開始她的寺院夢想,強調無價的道德品行遠比金錢重要。法身寺遵循「建我優良寺院,培養優秀僧人,培育善人之人」宗旨,在艱辛中建立。每一項功德都來自信仰與合作。寺院的成功展現出信…
法身寺的建立与发展
2
法身寺的建立与发展
…一名比丘, 信增十名, 百名, 千名。 从仅百名信众, 逐增一千, 一万, 十万, 乃至百万。 法身寺建于至今历经四十多个春秋, 宗旨致力于弘扬佛教与修法身法门, 祈愿为世人带来和平、幸福。 回顾建寺之初, 法身寺原址仅是一片荒野禾田, 放眼去全景空荡荡, 树没一棵, 芦堡一间矮瓦。 空旷荒地上总顶着烈焰日的太阳, 然后夜幕之下, 点点繁星满夜空, 闪烁着钻石般的光, 呈现一片宁静和的气氛。 1…
法身寺原址为荒野禾田,经历了诸多变迁。1970年,寺院动土仪式在万佛节平安夜举行,参与者包括信仰团体与法师。寺院于1981年更名为法身寺,并持续致力于佛教事业,祈愿为社会带来和平与幸福。在荒凉中,法身寺逐渐成为佛教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