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理查办儿的修行转变
41
理查办儿的修行转变
我的名字叫理查办儿(音译)。我是德国人,结婚十三年,抽烟三十七年。在过去,尽管天气非常寒冷,来我家的人都会感受到一股火热的愤怒。我们夫妇俩人喜怒无常。互不相让,殴打对方,恶言相向,有如向对方丢石头一般。要对太太讲「我爱太」这样的话,我感到很不自在。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我只有一次对她说「我爱你」,那是在十五年前,我向她求婚的时候。 德国汉诺威市修…
我的名字叫理查办儿,是德国人,结婚十三年,抽烟三十七年。过去,我的生活中充满怒火,但在太太观看佛法光碟后,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我意识到,通往内心的平静需要理解爱与慈悲。经过静坐的练习,我体会到佛法的威力,并努力戒烟,提升我的内在意识。虽然不懂泰语,我依然向内探索,追求更深的法身体验。
หน้า2
44
… 我每天告诉我太太「我爱她」。当我跟她交谈时,我会懂得选择适当的话语。她说我不再是一个讲话粗鲁的丈夫,我也认为她不再是个爱投诉的太太。她说我充满了爱意,但我觉得那是因为她是可爱的。最后,我们从一对喜怒无常的欢喜冤家,成为令人喜爱,乐于结识与亲近的贤伉俪。
หน้า3
26
生命之实质 要以无常、苦、非我的身体 认真地利用每一秒钟, 来寻找生命之实质, 就是「法身」。 法身有相反的性质, 即是常、乐、我, 是确实的, 也是真正快乐的渊源, 他没有改变, 是真正的「我」, 是「自由的」, 能脱…
หน้า4
38
大菩萨字死 也要继承修行之路 在过去的时代, 菩萨生为弥体拉国里的—位国王。 有一天,他看到有一根头发变白了, 就想出家为隐士, 因为他了解生命的无常, 也深知死亡会随时降临, 于是发愿:希望后代的王族, como我一样出家。 在他往生后,转世在梵天界, 他的王族一代一代跟随出家 成为隐士的国王,大约八万四千位。 菩萨以禅定观察得知, 接下来的这位…
หน้า5
20
19 早 年 的 生 活 牺 牲 交 关 世事无常,世间的财运当中总是夹带着风险,并非永远一帆风顺。 在他十八岁时,有一次卖完稻米后,他携带所得到的款项,与雇工们划着两艘空的货船逆流而上,准备回去领不农县。然而不巧的是,他们遇到暴涨的洪水,无法循原…
หน้า6
24
19岁的这一年,在驾船买卖往返途中,因经历险 道而令梳感受到世间的无常,与现实生活的虚幻,于是 生起厌离尘俗之心,但是基于对家庭与母亲姐弟生活的 关怀,使他无法骤然舍弃肩上的重担,他只有至诚地祈 祷着: **切莫令我在出家之前死去。愿此生得以 出家,出家之后,愿终身为僧…
内心与身体的平静之道
42
内心与身体的平静之道
…起身了!但是,既然有诺言在先,绝不能就此放弃。初时,由于身体酸痛麻痹导致心情无法宁静,但仍然勉强忍耐,继续坐下去……逐渐地,心慢慢地宁静下来,因为不再分神去想身体的酸痛, 随它去吧!这个身体也是无常变迁,迟早要死的。不管它了!…… 最后,心止歇安住在一点,并见到一团清净明澈的亮光,大小如鸡蛋黄一般,呈现在身体内部的中央,此时内心有说不出的舒畅愉快!酸痛麻痹的感觉完全消失无踪,报酬的鼓声正好…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身体不适后,个体深感焦虑和不安,尽管承诺不轻言放弃,内心却因身体的疼痛而动摇。然而,最终通过调整心态,放下对身体状态的执着,个体逐渐找到了内心的宁静,见到了清净的内心光明,最终享受到了内心的安适与快乐。这个过程强调了在面对身体苦痛时,保持内心平静的重要性。相关内容可访问dmc.tv。
หน้า8
136
…是世俗的事情,往生时是没办法随着带走 的,只能舍弃。能带走的就是善与恶的业果而已。 有身份名望的人像戴着面具,来过戏剧般的生 活,当面具被拿下后就没有人理会他了。就好像失去 了身份地位的人,一切都是无常。正常的事实就只有 善恶的运作而已,每件事都依据着善和恶来操作。” 佛历2532年11月13日
今生的末端
205
今生的末端
…,被他怨恨虐待成这样。魔王让我们有不良行为,之后便被他奴役,任由虐待役使了。 知道今生是我们的最后一世的,我们更应努力的行善修功德,尽可能的把功德累积以达到极点,毕生行善至生命终点。因为岁月无情,世事无常,或许我们很快就会面临死亡,因此必须尽快地,全心全力地行善。这才可以脱离魔王的掌控,而不致沦为他的奴役。 即使下辈子不能完全战胜魔王,但只要不沦为他的奴役就好了,这样我们才有更多的机会来行善。 当我们…
在今生的末端,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影响,努力积累功德以脱离魔王的控制。无论遭受怎样的压迫,都必须全心行善,避免犯错,勇敢向前,不让自己沦为奴役。岁月无情,而良善是唯一出路。请珍惜当前,积极修行,追求善行。
หน้า10
156
暂时的侯赖,永久的侯赖 人,事,物都不是真正永久的依赖,只能让我们暂时依靠一下而已。能够真正永久依靠的事物必须想出三法印,即【无常、苦、我】。并且具有无穷的威力。 但若是以这样的原则来避免所有一切事物,那就连太阳、月亮和星星也被排除在外了。经过一段的岁月之后,天堂网以下所有的东西都将
静坐入门引导篇
184
静坐入门引导篇
静坐入门引导篇 先盘腿静坐。把右腿盘放在左腿上,右手迷故在左手上,右手会指肚触触左手指关节,或针或服或抚摸放在内足掌上,轻轻附上眼睛,眼睛凝张,好像快要睡着一样,眼皮不要眨眉,眼珠不要用力。 然后,保持心情愉快开阔,纯净干净,透明清澈,不要担心任何事情,无论什么时候放下天佛独自一人在世上,不要与任何事物有过学等。放掉所有众生与物品的羁绊,用智慧思考那些事物。名字生理必须有重点,所以有人天、动物
…强调通过盘腿静坐、保持眼睛状态和愉快心情来达到内心的宁静。在静坐过程中,应放下对物质与众生的执念,专注于思考生命的本质,反思生命的苦与愚痴。静坐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个人求得心灵的清晰与明白,理解生死变化的无常。对于习练者来说,这种内观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心灵的力量与智慧,进而在生活中更好地面对一切挑战。详见dmc.tv。
生命的苦与内在的三宝
185
生命的苦与内在的三宝
…你级有下层阶级的苦,并且都有 共同的苦,那就是苦、病、死、分别离、 愁情会,求不得等等,这些是国际性, 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苦 生命的根本是苦,因为每一个生命都 在因果之律与三法印的规律下,时时都是苦、无常、无我。由于有烦恼在掌握着 我们,所以如果没有证入空性或在内在的 三宝,就必定会很苦。如此同这些人经常感 受到非常痛苦那样 我们将能正入内在三宝,只要心著集 中。宁转她回到身僕中之间的第七点,也 就…
本文分析了生活中的普遍苦难,强调无论社会阶级,每个人都会遭遇的痛苦,例如苦、病、死、分别与愁情等。生命的本质被视为苦,原因在于因果法则和生命的无常。作者提到,只有通过内在的三宝,心灵的集中,才能超越这些苦难。通过理解和感知这些原则,个体能找到解脱与平静的路径,进而走向内心的宁静。
健康向善之路
223
健康向善之路
健康向善之路 在计划就医前面,因为突然心脏病,于是我赶到医院,在当天上午送P体去检查。 这些事情让我体会到法无常,尤其是身体的疾无常。并且,这已经是我亲自亲自处理的第六具尸体了,生命的无常再一次给我上了一大课。突然那时候我能够消极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但是要我一下子就承起各种重大责任,实在是太突然了。 当我父亲…
在经历亲人的突然离世和面临重大的责任时,作者感悟到生命的无常,强调了情绪的控制和正确沟通的重要性。父亲生病时,作者被迫承担起经济上数亿的责任和潜在的法律问题。在与商业上的对手沟通时,作者利用佛教的「爱语」方法成功化解了冲突。这一过程不仅让他体验到了生命的脆弱,…
佛身与法身的探讨
91
佛身与法身的探讨
善男子。 我於經說如本身有二種 一者身 一者法身。 言身身。 即便便化 之身。如言言身。 可說言者長短是短長 是也 這是是是是長是短。 是也是是是是短長 是也 99.我者是佛身。 常者是法身義。 樂者是涅槃義。 淨者是法義。 (SAT Daizokyo, T374 12:377b21) 101.善男子。 沖今不應作如是難如世間言語。 如來世尊無法器。而器無常如來也。一切 法中涅槃常。如體之故名常。
这段文本探讨了佛身和法身的概念,强调涅槃的意义。同时指出恶知识者对身心的危害,认为涅槃常存于一切法之中。文本中提到的恶象仅能破坏肉身,而恶知识者则可危害法身。无常与常的概念交织着,反映出法的真实状态,导致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访问 dmc.tv。
佛教出世道与世俗教义解析
32
佛教出世道与世俗教义解析
采集OCR结果: [Chi. X: 16a11-16; Pm: 21a14-19; A: 18c14-17] [X] 其多閑部本宗同義. 譯 [1] 佛五音是出世教. — 無常. 二苦. 三空. 四無我. 五 涅槃寂靜. 此五能引出離道故. [2] 如來餘音是世間教. [3] 有阿羅漢瑜伽餘 所誘. 猶有無知. 亦有猶豫. 他令人道因聲起. 餘所執多曰一切有部. [Pm] 多閑部是執義本.
本文讨论了佛教中的出世教与世俗教义,强调了五音的核心概念,包括无常、苦、空、无我以及涅槃寂静。这些理念旨在引导信徒走向觉悟与解脱。同时,也探讨了阿罗汉在修行中的角色及其可能面临的无知与疑惑,指出虽然修行者可通过言说获得道理,但依然存在外界的影响与污染。整体上,这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