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抓紧车子的教诲
99
抓紧车子的教诲
…。 奶奶就是那辆快车,因为奶奶不论在修功德波罗蜜,或做任何事都认真十足,所以车子才会有那么快的速度。 佛轮中心被比喻为一座山,有些人见大山了,却不敢去爬;有人爬上去了,但是看见珠珠满目的东西时就产生了欲望,什么都想要,想去这边,想去那边,因此掉了下来。 那些不敢爬山的人,是因为理解寺院的规则,却不想遵守法规,而做出违背规则的行为。 子孙啊!要要好好的抓紧车子,千千万不要掉下来。要多多静坐,努力让自己的…
本文讲述了一位法师的梦境,梦中车子代表着人生的道路。人们在生僻的烦躁中容易迷失,而要始终抓紧信仰的“车子”,以防掉落。通过坚持静坐和念佛号,提升内心的功德,最终达到法的境地。文章借助奶奶的坚韧例子,强调精神的力量和遵守规矩的重要性。
内在的宁静与外在的和平
202
内在的宁静与外在的和平
…个种族、说哪种语言或宗教。这是一种国际性的快乐。人 们不需要向外寻求。我只要求你尝试。每个人会开始认识他们的 心如何控制它,而让它能展现它的美丽与恰到好处的品质;你 也会更了解别人或感受和如何控制你的欲望;你能分辨善恶对 错。如果您的家人、社会人士或在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响应我的要 求,则他们都能告诉自己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为什么“内在的 宁静”能导致“外在的和平”——真正的和平并非来自武器或战 争上的胜…
内在的宁静能够通过个人的内心体验促进外在的和平。随着许多负面念头的消失,个人将体验到与自身内在光芒的合一,从而发掘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每个人都可独自寻找的,无论种族、语言或宗教如何。通过理解内心的控制,人们能够识别真正的幸福,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这种内在的平和。真正的和平不是通过战争和武器获得的,而是源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หน้า3
118
…单用肉眼来观察,地上确实是干净得纤尘不染,但如果再用一条洁净的布擦拭的话,还是能从地板上擦出一层灰尘与污垢来的。我当时领悟到,“有时候,虽然我们心里没有存在着任何坏的思想、坏的感觉,但沉淀在心底的烦恼欲望依然存在着,只要我们的心纯洁清净就能看得出来。co同这条干净的抹地布,能够再擦出一层不洁但肉眼看不出来的灰尘,令人能更清楚地看到净洁后面藏着的不洁。“我后退着擦地板,擦找到奶奶所坐的那把舒适椅
奶奶的慈悲与智慧
12
奶奶的慈悲与智慧
…谛,感受佛法的无量功德。很多时候,当我们感到自己已经付出了很多,得到许多功德之时,会很容易自满。而“奶奶的鼓励”也会提醒我们,“有时候,虽然我们心里没有存在着任何坏的思想、坏的感觉,但沉淀在心底的烦恼欲望依然存在着。只要我们的
本文讲述了奶奶用纯洁的心和慈悲之语影响他人的故事。她的生活如明月般纯净,善于用细心和爱让周围人领悟佛法的真谛。她的鼓励提醒我们关注内心的烦恼与欲望。奶奶通过慈悲与智慧理解他人心灵,传递无量功德。
หน้า5
12
… 66 功德的力量、心的力量 68 心想即事成 70 土气和心力 73 必备功德 75 功德多障碍就少,功德少障碍就多 77 业障所致 78 重新站稳再出发 80 东头并进 82 由于欲望 84 痛苦灰飞烟灭 87
最后得胜:理解法身法门的智慧
4
最后得胜:理解法身法门的智慧
推荐序 佛教源于佛陀的证悟、群众、一直认为为佛教的源头活水。而群众作为一种调制自心的技术,实际上又是超越佛教、超越宗教的,可以推广于社会。会广大众生益。“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诱惑来越来越多、欲望、压力扭曲了心灵、迷失了自我。紧张、逃避、活得很累的现代人、需要群众念诵自心、关注被荒废的精神家园、逐而如实知见自心、作自已的主人。 在20世纪中叶以来回归宗教的时代思潮中、适应社会需求、佛教的群众…
《最后得胜》汇聚了泰国法身寺住持法胜法师的智慧,旨在帮助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透过念诵和内心的关注找到自我。书中介绍了法身法门的实践,强调其超越宗教的调适效果,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恢复精神家园,理解心灵的本质。这本书的内容不仅能帮助汉传佛教信众了解法身法门的深意,也为汉语读者提供了实用的佛法参考,适应当代的精神需求。通过对法身法门的解析,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观察自心,成为自己情感的主人。
หน้า7
9
一、序言 現代人大部分都把時間花在欲望與權力鬥爭中,當人的理念是不純的話,其言行舉止也會隨著不純淨,進而產生了自私的心理,渾為各種情緒的倚偶。 如果人生只能在世俗的洪流中隨波逐流,那確是一件令人傷心的事。唯有靜坐是實在的,它不單單只是…
หน้า8
176
不说无意义的事 有些事是毫无意义的,比如有关于欲望的事, 奶奶从不提及,因为不好意思说。当奶奶年轻时, 很不好意思说出口,但现在奶奶年纪大了,有些事 情才有勇气说出来。 佛历2523年6月24日
หน้า9
173
很清楚 奶奶能清楚地看到,如果对欲望有春恋,就等于 自愿成为魔罗的随从,受他驱使折磨。故此,奶奶不 肯认输。如果这件事退出了,等于一开始就认输了, 怎能再跟魔罗战斗呢?谁春恋欲望,就不能持续的修 波罗蜜,也就无法逃脱魔罗的掌控。 佛历…
提升心灵的修养
171
提升心灵的修养
提升心灵 提升心灵的修养,会让我看到欲望痛苦的。 但世人的心都迷糊不懂,如果我们能提升心灵,超过普通人时,也就能远离欲望。并楚楚明白欲望的 低层次。它会让我们的心灵堕落,犹如登高瞰望而 一览无遗一样。世人聚居在一起,带留在同等的…
提升心灵的修养可以让我们看清欲望带来的痛苦,让心灵远离低层次的诱惑。许愿与祈求清净心灵,有助于我们看待欲望的本质。例子中,奶奶虽为女孩,却自幼未曾有过欲望,感到自豪。对欲望的无知与迷茫会让世人困惑,不易辨别欲望的真实意义。以自我的成…
因修过的功德而伟大
125
因修过的功德而伟大
…我们为人做事,要考虑到自己 的身份和资格,要看自己以前修过的功德。做任何事,都要懂得守本分而不过分,知道什么时候该适可而止。 如果要有伟大的功绩,就要因自己修过的功德而感到伟大,绝不是由自己世俗的烦恼欲望所获得的不凡成就。 如果因功德的功绩而伟大,那才是真正的伟大。相反的,如果因烦恼欲望而期待有不凡成就的,会跌倒下来,而且会跌得头破血流。这种例子很多,提婆达多比丘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如果因为做了一点…
本文讲述了个人在从事任何活动时,必须考虑自己的身份与过去的修行功德。真正的伟大来源于修行的功德,而非世俗的烦恼和欲望。那些试图因一时之功而求得名声的人,往往会遭遇失败。举例提婆达多比丘,显示出追求过度而忽视基础的重要性。对比奶奶的成就,强调通过积累功德而获得的荣耀更加可贵,真实伟大的招牌来自于深厚的内涵及踏实的努力…
หน้า12
38
Journey to Joy 共相的爱 共相的爱,就是对人们的博爱。它不 杂求与欲望,那是希望每个人找到身心 的快乐与证得法身的善意。为了发掘共相的 爱,经过静坐产生内在光亮,以此看待这个 世界,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会更清楚。 每个众生都会显出他们真实的自我,我们也 会明白我们与众…
人生的反思与实践
10
人生的反思与实践
….....256 彻底地了解....................................257 没有苦恼......................................258 欲望使人痛苦..................................260 保持良好的心态..................................261 能否通吗?........…
本书主要讨论了做人的原则和生活中的重要价值观。内容涵盖了如何用生命的价值来换取更美好的生活,强调在奋斗中保持宁静,克服欲望带来的痛苦,培养谦虚的态度以及遵循纪律的重要性。此外,本书也探讨了与他人相处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信任与理解,珍惜生命的每一刻,倡导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方式。通过深入的反思和实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我…
回向的智慧與願望
31
回向的智慧與願望
…法,閻 羅及一切人類,怨親債主 或不稱識的人;願他們都 得到和平與安樂,並帶来 吉祥與幸福,盈滿著三種 樂(現出,來生及涅槃], 直到圓證于涅槃。 願以此功德,回向給子 一切眾生,使我們能立 即斷除欲望,安樂得解脫,以及 心中的污穢,在我們還 未達到證於涅槃之前,必 須推毀一切的障礙,每 生每一世,以破除的正念 及智慧,及無比的精進, 擺除一切的煩惱,惡魔 將不再有任何機會,乘鳳 破壞我(們)的計進…
本段文字探討了「回向」的意義,願望以所修的功德回向給子孫、父母、師長及所有眾生,並希望他們獲得和平與幸福。文中強調透過修行與智慧,消除心中的污穢,達到解脫,並在成就涅槃之前,破除一切障礙。佛陀及佛法被視為最重要的依賴,希望能在正念和努力中,克服煩惱與外在的挑戰。
หน้า15
167
…xtracted from the image: 靠色情行业诞生 受性侵犯 为妓院的保镖 遭强暴 ● 受性侵犯的业因 1. 花心、遭强暴和处在淫猥区。 ● 解决业障的方法 1. 戒除错误的性欲望与行为。 2. 下定决心离开淫猥区。
对诽谤的思考与真实的追求
110
对诽谤的思考与真实的追求
…ra Chetupon)的须 列帕瓦那拉法师(Somdej Phra Wanaratt)谈起因为法身而备 受诽谤的事情: 「我个人是明辨是非、分晓善恶的,并非缺乏智慧、 盲目信奉的人。没必要为了污染的欲望,而新断自己的善 道慧命。他们的各种抨击乃是因为不了解所谓的法身,存 在哪里?指的是谁?他们竟然无知地来批评我这个心修 行的人,然后佛教的真理哪里是他们的无知所能抹杀的? 即使被他们抹杀,也只是暂时的…
在这段文字中,柏蒙昆贴牟尼祖师展现了他面对外界批评的自信,强调真实与智慧的重要性。他认为,诽谤源于无知,坚信真实的存在。他认为,只有当人们接触到真正的法身,才能理解其深义。批评者的声音无法抹杀佛教的真理,因为真正的智慧会显现出佛法的光辉,说明对法身的误解并不足以减弱其存在的力量。这些观点在对话中体现出对自我修行的坚持与对佛教教义的信仰。
หน้า17
12
佛陀出生第一世 在佛陀修波罗蜜的生命史里, 第一世为帝弥王子。 帝弥王子的故事, 叙述佛陀在过去世修波罗蜜的历史中, 以生命为赌注,勤修出离波罗蜜。 (出离波罗蜜意思是指舍弃欲望,出家。) 在这一世中,菩萨他能远离欲望, 毫无留恋的舍弃为王的富贵。 这是非常难得,也很难做到的。 但更特殊的是菩萨忍耐的时间长达十六年, 才实现出家的目的。 菩萨勤修的出离波罗蜜, 坚持「宁死不…
水晶球中的内在探索
175
水晶球中的内在探索
努力地静坐。 有一天,当我在静坐时,我看到自己 在一颗水晶球内出现。在那时候,我感觉身 体被空气和一道温暖的光线包绕。我看到一 颗闪亮而美丽的水晶球。在水晶球内时,我 感觉自己看着我自己的影像。它是如水晶般 的清澈。我感到惊奇,但我不能否定我感到 非常快乐。这有如我在一条幸福的河流里沐 浴。内在的身体看似具有生命,比起在我生 命里曾看到过的任何人和事物还要美丽。
在一次静坐中,作者体验到一种与众不同的状态,看到自己在水晶球内的影像,感受到温暖的光线和内在的平静。这种状态带来的快乐超越了以往的体验,内在身体的存在给他带来惊讶和探索的欲望。在与导师的交流中,他对这种内在的美丽产生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令人陶醉。更多内容可访问dmc.tv。
失去自我与真正的快乐
168
失去自我与真正的快乐
…。 我也感觉我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周围的事物。用肉眼来看周围的事物,有时候事实会被遮盖。例如:我到底需要哪些真正的快乐?我现在知道一切经由外在世界所得的快乐,是不会持久的, 因那只会产生更多的欲望,会要得更多。如果我们自足地过着基本的生活,能减低贪欲的程度。 到这里,我们会明白,我们以基本所需存活,这种【无贪欲】的快乐更持久。我也开始注意到以前曾视为神秘或从未想过的事物,不太理解的,都变得清…
在当今以物质为中心的社会中,许多人失去了自我,银行账户上的金额成为一种数字游戏。我们往往被外在的快乐所迷惑,而忽视了内心的需求。持久的快乐源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非贪欲。通过反思生存的真正目的,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何为真正的快乐。
希望与毅力的力量
115
希望与毅力的力量
…面与负面的改变。不管我们是来自哪种经济环境或社会阶级,都有平等的机会,让我们体验到生命中的危机。痛苦对于人来说是个不变的事实;每个人都需要面对个人与他人的问题,不管问题的大小。这些问题的范围包括挫败、欲望、与挚爱的人分离或失去所喜爱的东西。 这些不幸的事件在一生中随时会发生,导致悲痛与气馁。有些人以毒品、酒品、赌博或其他方式来暂时忘记不愉快。这样做,不是解决个人问题正确的方法。因为心缺少坚强的毅力,…
身而为人,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生活中的正面与负面的变化。每个人都有机会体验到生命中的危机。痛苦是人类共同的真实,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包括挫败、欲望和失去所爱。面对不幸的事件,我们易感到悲痛与气馁,很多人因此选择暂时逃避,如借助毒品、酒精或赌博。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让我们在没有坚强毅力的情况下,更频繁地面临同样的悲痛。我们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