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หน้า1
6
…养好德性,灭除坏习性, 以免带来没落的恶业。 修持十项波罗蜜,就是要每天坚持布施、持戒和 打坐,要持续不断累积善业,总有一天十项波罗蜜会 得到圆满,引领我们到达最高的目标,即是涅槃,让 我们真正的脱离生死轮回
หน้า2
28
…生都得到快乐,这是诸菩萨共同的心性。 菩萨对一切众生都特别慈悲, 无论是对自己有益或无益的人, 菩萨都不分阶级、地位、性别或种族, 以众生为同甘共苦的朋友, 所以菩萨发宏愿要普度一切众生, 让他们脱离生死轮回。 在这一世里,虽然苏皖纳三菩萨被害, 甚至牺牲性命,但是他的心没有离开「慈」。 菩萨在这世修的慈波罗蜜, 可以称得上是「宁死不失善心」。
深修工厂的修行方法与法门
104
深修工厂的修行方法与法门
…才能够进入团队修行,同心合力,透彻了解人类复杂奥妙的心灵深处。 入法身法门是深修工厂的主要修行焦点,经过此法门,得以证得佛陀所修证的智慧与能力。如:三明、八明、六通等,然后运用这些智慧广度众生,解脱生死轮回。这种恒持久的深修,使得内在本有的法身的智慧不断地被开发与验证。
…计每日静坐时间达十二小时。帕蒙昆贴牟尼祖师亲自指导,要求参与者除具备高深的修行功夫外,还需全心投入。只有经过多生修行积累的弟子,才能够适应这样的模式并进入法身法门,通过深修获得佛陀智慧与能力,最终解脱生死轮回,实现菩提。
探索死亡后的神秘世界
3
探索死亡后的神秘世界
人的死亡去向,是世界上神秘的存在。这个问题困扰着人们已经很久了。直到佛院出现,在两千五百多年前6月15日满月的午夜,圆满的证悟了生死明(―明之一),清晰的看到了众生的生死轮回,见见众生在死后又在某地区重生,感到善业与恶业的回报,为那些曾经造下的善恶业,享受快乐或感受痛苦。死亡后的神秘世界就在那时曝光。 2545年5月9日是「梦中梦幼稚园」的生日,幼稚园的学生们有机会个案…
这段文字探讨了人类死亡后的去向和因果法则的深刻含义。2500多年前,佛教的出现揭示了生死轮回的真相,人们在死后根据善业与恶业的回报体验快乐与痛苦。在「梦中梦幼稚园」的案例研究中,学生们通过自身及亲人的经历探索生命的意义,明白今世的果实与前世的业相互联系。自节目开播以来,分享了超过1100例案…
有修行的企業家之所以能勝一籌的原因
202
有修行的企業家之所以能勝一籌的原因
…我 们会好,是因为自己的功德而好;我们会不 好,也是因为自己行善造作而不好。不是 对方把业障破毁来给我们,也不是我们把业 障破坏给对方,所以没有所谓的「竞争对 手」。有的只是生活在同一世界,不断共同 生死轮回的朋友。当能够如此想之后,就不 会生他人的气,即使他人来攻击我们也不会 动怒。心里想到的只是,他会这样做呢关出 于他的无知,如果他像我們那样了解因果 之律,就不会来攻击我們了。而我們会保持 这样的待遇…
有修行的企業家能在商業環境中脫穎而出,因為他們以寧靜的心思考與計劃,能保持彈性與果斷。與沒有修行的企業家不同,他們不視競爭對手為敵人,而是認識到彼此都是生命中共同經歷者。師父的教導讓他們了解因果法則,因而能專心行善積德,避免壞行為,使得在逆境中也能不受他人攻擊而生氣。透過修行,他們能以開明的心態和他人相處,保持內心的和諧。所有的偶遇皆是過去行為的結果,讓他們更能接受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機遇,從而在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