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หน้า1
195
…修功德到底 修功德时,要坚持修到底。如果不能坚持修功德到底,生命就会没落,所以要许愿说:愿我不要接触到“没落”这个词。当奶奶查看生命没落的人后说:“过去世他不能坚持修功德到底,当功德不得连续的回报,生活就会像这样的没落了。” 因此不要接触到“没落”这个词。 佛历2525年11月20日
หน้า2
207
特別要有包容心和忍耐力,並且要有正念與智慧,生活不放逸,好好的修行而達到身口意清淨,內在清淨光亮。 在這最後一世的今生,得全心全力意去行善,不要留下遺憾,不要把不好的帶到來世去。從此時此刻開始,必須勤奮修行直到勝利,直到呼吸停止的那一刻。 我們既已…
หน้า3
262
保持良好的心态 生活在这个世界里, 时时会好时坏。国家昌盛繁荣时, 人人生活喜乐安定。反之, 民生则动乱不安, 多痛苦, 易感到忧虑和烦躁。 世界会变得怎么样都随它好了,千万别为此而过分担忧。不要想着不好的事,而让我们保…
睏老奶奶的清淨生活
127
睏老奶奶的清淨生活
犂一無二 睏老奶奶的內在和外在都是清淨的。她天性就愛乾淨,認為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髒臟的環境裏,那麼我們絕對無法擁有一顆清淨的心。她非常注重整理,例如:當她洗一張椅子時,她會很徹底,從前到後,從左到右,從上到下,連椅子的坐底都錯過。所有供奉的器皿每天都要清洗,她尤其特別注重廚…
睏老奶奶注重清潔和環境的整理,她相信只有在清潔的環境下,才能擁有清淨的心靈。她的穿著雖然簡單,但始終保持乾淨。她的生活哲學是,不論身處何地,清潔可以影響心靈的平靜,這是一種簡單但深刻的生活智慧。她的每個日常行為都體現了對環境的尊重,並培養了內心的平和。無論外表多麼舊,內心的純淨和對生活的熱愛卻是無法掩蓋的。生活的不斷…
法身寺的建言
159
法身寺的建言
法身寺的建言 問好,從不撼架子。她雖然已把全部的權力交給法嗣法師,但一切的生活起居,仍然作息如常。 ㄚ老奶奶處事果斷,而且也不在乎別人對她的看法。只要那是沒有違反僧團紀律(戒律)、德行(佛法)、她一定堅持她的決定。她明白世界的本質是多變的:財富的增加和減少、地位的興衰、言語的…
本篇探討法身寺的管理智慧,強調即使已將權力交給法師,生活依舊如常。老奶奶的處事風格果斷,不受他人看法影響,只以不違反僧團紀律和佛法為前提來作出決定。她深知世事無常,明白財富、地位、快樂與痛苦的變化,並且致力做出基於真理而非取悅他人的選擇。她堅信佛陀的教導,…
獨一無二的修行與單身生活
196
獨一無二的修行與單身生活
獨一無二 阻礙修行,因此她經常許願,來世能在有德行和正見的家庭裡,並且不受婚姻所束縛。她的弟子都是單身主義者,她常說:「不結婚是好事情。你們也跟我一樣單身。單身生活有如在空中飛翔的小鳥,自由自在,快樂逍遙。如果結婚了,生活將會變得很忙碌,因為他們需要養活和照顧他們的家庭。」 她時常告誡單身的女生:「不要對男生抛媚眼!」或「你有對人抛媚眼嗎?」她認為男女生能以…
這段文字探討了單身生活的價值及其對修行的影響。作者認為,單身者可像自由的小鳥般生活,而婚姻會使生活忙碌且受束縛。她勸導弟子們珍惜修行機會,並提醒避免因眼神交流產生不必要的情感牽絆,強調眼神是心靈之窗,能表達深切情感。法身寺…
倪老奶奶的暮年
203
倪老奶奶的暮年
倪老奶奶的暮年 我也不懂我能否活著看到它的完工。願我們 募到許多捐款,早日完成心願。" 其實,以倪老奶奶的年紀來說,她算是 健康了。她雖然已經八十三歲了,但她的腰 挺直,眼睛和耳朵還很靈光,皮膚也沒問題, 更不會因老而健忘。當然在她健康的 背後,難免有些小毛病,她因老而時常感 到頭重,上洗手間的次數頻繁。倪老奶奶也 時常感到肌肉疼痛、纏緊,使她舉手、盤腿 或側坐都有困難。 奶奶經常頭暈,醫生向她
倪老奶奶已經八十三歲,雖然健康狀況良好,但面對年老的挑戰,如頭暈、頻繁上廁所和肌肉疼痛等問題。她需要使用草藥治療,並進行傳統按摩來改善血液循環。隨著時間推移,她的健康情況逐漸惡化,腰部開始彎曲,生活質量受到影響。這段文字讓我們更深入理解老年人的生活以及他們所面臨的健康問題。希望能募到更多捐款,幫助她早日完成心願。
最后得胜:理解法身法门的智慧
4
最后得胜:理解法身法门的智慧
推荐序 佛教源于佛陀的证悟、群众、一直认为为佛教的源头活水。而群众作为一种调制自心的技术,实际上又是超越佛教、超越宗教的,可以推广于社会。会广大众生益。“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诱惑来越来越多、欲望、压力扭曲了心灵、迷失了自我。紧张、逃避、活得很累的现代人、需要群众念诵自心、关注被荒废的精神家园、逐而如实知见自心、作自已的主人。 在20世纪中叶以来回归宗教的时…
《最后得胜》汇聚了泰国法身寺住持法胜法师的智慧,旨在帮助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透过念诵和内心的关注找到自我。书中介绍了法身法门的实践,强调其超越宗教的调适效果,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恢复精神家园,理解心灵的本质。这本书的内容不仅能帮助汉传佛教信众了解法身法门的深意,也为汉语读者…
หน้า9
23
…己过去世的行 为造作。当布施功德回来频 时,就会拥有财富。一旦 功德用尽,财养自会消 散,因为做了功德作为 美粮。声音也是如此。因 此,不要浪费时间去计较 别人的缺失。要先改变自 己。当自我改善了, 生活便会充满快乐。 佛历2550年7月28日
吐实相看世界
36
吐实相看世界
…凉佛陀也都要灭尽五蕴而进入涅槃。我们自己也是如此,终有一天要离开这个世界,这事情已经生生世世重叠发生了无数次。 明白了这一些之后,就必须放下对所有事物的执着,善用仅有的生命去正确地提生而为人的目标。生活不放逐,不就渴于玩乐之中,以真正来想着世界。实际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无论是生命、家庭、财富、朋友、父母、思想、智慧、地位、职务,都是为了修成功德波罗蜜。每天都要如北想,假如觉得到太晚,死神就会先夺走…
本文讨论了世界的真实本质,强调一切生物及事物都将面临消逝。我们应理解这一点,并放下对物质的执着,善用生命追求人生目标。过度追逐享乐会使我们迷失方向,真实的生活应该以修成德波罗蜜为核心。无论我们拥有怎样的财富或者关系,最终都无法避免死亡的降临,因此应珍惜生命并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