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หน้า1
3
序言 《佛陀本生十世》的内容和图片,选自法身寺大僧座宝墙博览会,来自于第二与第三届世界道德复兴运动,儿童道德之星系列图绘,这是住持探玛才优师父的构想,每次参加的学生超过五十万位,包含全国五千多所学校的学生。 《佛…
佛陀本生十世
7
佛陀本生十世
目录 佛陀本生十世.................................................. 8 1. 勤修出离波罗蜜者 — 帝弥王子的故事..............…
本书《佛陀本生十世》详细记录了佛陀在其前生中的十个故事,展现了他通过不同的德行,如勤修出离、勤修精进、勤修慈等,所积累的智慧与经历。每一章都重点阐述不同波罗蜜的修行,提供读者灵性的启示与价值观的反思。更深入的内…
佛学联考——前进之道
96
佛学联考——前进之道
…大趋势下,周遭环境的诱惑和负面的影响紧紧围绕着我们的年轻一代。怕拉响那成法师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因此也投入地支持佛学联考的计划,这个活动能引导和鼓励青年一代学习佛法。佛学联考给每个人都有机会来学习佛法(佛陀的教导)的细节部分,这就把《三十八吉祥经》简化,使得大众都可以了解与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虽然每期联考只有一天,年轻的参与者们还是需要花一些时间预先来学习这些佛法,这使他们无形中就已经把佛法吸收了…
…大趋势下,周遭环境的诱惑和负面的影响紧紧围绕着我们的年轻一代。怕拉响那成法师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因此也投入地支持佛学联考的计划,这个活动能引导和鼓励青年一代学习佛法。佛学联考给每个人都有机会来学习佛法(佛陀的教导)的细节部分,这就把《三十八吉祥经》简化,使得大众都可以了解与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虽然每期联考只有一天,年轻的参与者们还是需要花一些时间预先来学习这些佛法,这使他们无形中就已经把佛法吸收了且…
Training Oneself in Non-Recklessness through Austerity
175
Training Oneself in Non-Recklessness through Austerity
Chapter 40 Training Oneself in Non-Recklessness by Practicing Austerity (Dhutanga)" Life is full of uncertainties and danger awaits those who are reckless with their lives. The Lord Buddha once said,
本章探讨了如何通过修行苦行来培养非轻率的心态。佛陀教导说,轻率的人就像死去的人。通过苦行,人们可以学习更加小心翼翼地生活。佛陀在传播法教过程中,总共给予了84000个教导,其核心在于非轻率,这是他在入涅槃前对弟子们的最终教诲。
หน้า5
5
兜盤第一樂 我們要以佛陀的生活為典範 佛陀歷過各種形式的生活 無論善道和惡道,佛陀都經歷過 轉世為人的时候,佛陀也經歷過各种身份 舉凡:轉輪聖王、偉大的皇帝、一等國王、小國國王、 大富翁、一等富翁 乃至於貧窮人(以彈唱行藝的…
หน้า6
9
…心念離開正道 或去想一些無意義的事情 無論:行、住、坐、臥 吃、喝、做、講、想、止定、享味 伸手、曲肘、轉過身來、轉過身去 或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單獨完成 必須要有朋友的陪伴,意就是: 隨時都要讓體內的佛陀,陪伴你的心靈 如果這樣,你自然就有感覺到自己是僧人了 無須過於嚴格、謹慎或特別小心什麼事情 因為隨時都有自己與佛陀合而為一的感覺 佛陀的品質,就會轉換成我們自己的品質了 85年2月26日(佛曆25…
หน้า7
10
7. 佛教之明 佛陀教導每位出家人,應該學習: 三明、八明、六智、四無礙解等等智慧 學了以後就能夠擁有飛行、天眼、天耳、宿命、神足等神通 即使是沙彌,也能獲得神通,而藉由神足通就無須熱門著任何交通工具,就可以達到阿緝達池…
หน้า8
72
随 着 佛 泉 之 足 迹 依据戒律圆满的护持, 将身、口、意净化, 遵循佛陀所行的足迹, 佛陀如何实行,我们也照着实行; 佛陀如何成就,我们也可以成就; 佛陀可脱离烦恼,我们也可以脱离。 在戒律内的各种戒条, 都能使我们向往涅槃。 佛历2543年2月24日
หน้า9
85
宝王之财富 能得到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财富的人, 他的心要像转轮圣王的心一般。 转轮圣王毫无否吉之心, 不会吝惜财宝,不会舍不得财宝, 不担忧有得吃,或没得吃。 佛陀具有大智慧,能观察到下一生。 佛历2543年2月13日
หน้า10
109
沙门的生命 佛陀发现而结论说: 沙门的生命即是知足的楷样, 只有资具和四种必用品。 心稳住而定于法身内, 保持清澈、透明、光亮。 当证入了法身, 不想再要, 不想再追求什么了。 佛历2539年5月8日
หน้า11
116
军士:年轻比丘 我们的年纪还年轻,还很健康, 此年龄——佛陀称为「军士」 或者年轻的军人。 年轻是重要之动力, 要学习法身之法门也很方便, 修波密也很容易。 因为少病痛, 生命也自在,无束缚与羁绊, 有好的机会, 能让我们充分的学习佛法与修行。 佛历2539…
หน้า12
122
天界语言 我们学习佛法,要假设如有佛陀在面前,然后我们恭恭敬敬,快快乐乐地学习佛法。 佛陀长久修波罗蜜,才发现八万四千法门,成就此高尚的教诲,而我们仅是作为学习而已。 佛法:即是最卓越的知识,是纯净的知识,没有任何知识可与之相比,它是…
หน้า13
1
佛陀出生十世 释迦牟尼佛 勤修十世波罗蜜的故事
หน้า14
2
佛陀牟生十世 释迦牟尼佛 勤修十世波罗蜜的故事
หน้า15
4
佛陀所修的波罗蜜不只是在最后的十世,早在佛陀成佛前,持续累积的功德波罗蜜时间,长达二十阿僧祇又十万大劫。这里的波罗蜜有两种含义,即是:
หน้า16
9
佛陀出生十世
หน้า17
12
佛陀出生第一世 在佛陀修波罗蜜的生命史里, 第一世为帝弥王子。 帝弥王子的故事, 叙述佛陀在过去世修波罗蜜的历史中, 以生命为赌注,勤修出离波罗蜜。 (出离波罗蜜意思是指舍弃欲望,出家。) 在这一世中,…
หน้า18
20
佛陀所生 第二世 在佛陀修波羅蜜的生命史里, 第二世為大生王子,大生王子的故事, 叙述佛陀願意奉獻自己的生命,修精進波羅蜜 (精進意思是指勤奮、刻苦、不放逸)。 無論遇到多少障礙和困難, 佛陀都能堅強的…
หน้า19
28
佛陀出生第三世 在佛陀修波罗蜜的生命史里, 第三世为苏皖纳三。 所谓「慈波罗蜜」,是指散发慈心, 让众生都得到快乐,这是诸菩萨共同的心性。 菩萨对一切众生都特别慈悲, 无论是对自己有益或无益的人, 菩萨…
หน้า20
36
佛陀出生 第四世 在佛陀修波罗蜜的生命史里, 第四世为尼弥王。 尼弥王的故事, 叙述佛陀在此世修决意波罗蜜, 比之前的任何一世都明确。 修决意波罗蜜即是坚决不移地行善, 以灭除自己的苦与他人的苦。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