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佛教中心建筑与信仰的未来
49
佛教中心建筑与信仰的未来
为了未来能接待来自全世界1,000,000位僧众和在家居士,建筑都能耐千年之久的建筑物。为了未来能接待来自全世界1,000,000位僧众和在家居士,建筑都能耐千年之久的建筑物。为了未来能接待来自全世界1,000,000位僧众和在家居士,建筑都能耐千年之久的建筑物。…
为了接待来自全世界1,000,000位僧众和在家居士,特别建造了耐千年的建筑,如法身舍利塔。这些建筑旨在创造一个纯净的空间,使人们聚集、修行静坐,改善世界气氛。法身寺已成为全泰国佛教徒的中心,举办大型法会的重要地点,体现了法胜师父的献身精神,他因对静坐的成就而获封为僧位。
静坐带来的启示与建筑业革新
74
静坐带来的启示与建筑业革新
未想过的。当我尝试实施这些方法,成绩比我往在会议中讨论的方案更好。的确,透过静坐使我面对的许多问题变得简单。 以「地上之宫」公司为例,在静坐后,问题浮现了。公司已在建筑业峙立了三十年,需要摆脱那上下的周期循环。它不像其他工业,基于直观性的科技,例如:微芯片、生物科技或纳米技术,我们的生意是无趣的。这行唯一的技术就是砌砖头与抹灰,千年不变。虽然我们不断地推出创意房屋,…
在实施静坐后,许多问题变得简单,尤其在建筑业中。以「地上之宫」公司为例,经过静坐,公司面对的行业挑战显现出来。面对竞争和技术周期,建筑业的传统方式需要创新和提升品质。
法身寺的扩展与信仰的复兴
5
法身寺的扩展与信仰的复兴
…接拥而至的信仰,复兴佛教,带动国家社会的繁荣昌盛,法胜师的理想得到居士大德人力,信心和财力的支援,他们积极参加寺修法身的远景。 法身寺扩增土地面积,修建大庙堂,皆为了便接待世界各地信仰大德。因此,主体建筑须多边边用。目前每一法会,前来参加寺修的信众,人次已达数十万,展望未来将有更多善信,同众共修功德。 建筑法身寺的资金皆来自自愿,正信佛教的供奉,节约为场地建筑和维护的基本原则,实材的运用也依据低成本,…
法身寺通过扩大土地面积和建设大庙堂来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士,推动佛教复兴和国家社会的繁荣。其建筑资金来自信奉佛教者的自愿供奉,注重节约与高效使用材料。每年法会吸引数十万信徒参与,社区成员全力支持寺院的发展,旨在创造一个供奉与共修的圣地,以促进信仰的增长与佛教文化的传承。
หน้า4
28
有成功的 事业 一、前世尽力布施,想着就做,有恒心,马上办,不犹豫。 二、前世协作公益活动。 三、前世和今生支持佛教的布施活动。 四、前世照顾父母,协助亲戚。 土地住 土地多 建筑物多 一、前世捐出很多土地来建设寺庙和公益建筑物。 二、前世指出很多土地 来建设寺庙和公益建筑物。 三、以前给困的人比益药中将的比得到良物。 今世在佛教广修功德。 四、当国家级 大富翁…
法身寺的建立
157
法身寺的建立
法身寺的建立 行為準則。為此,老奶奶委託他人做了一個告示牌,列寺院的基本規則,放置在「切利天」建筑物外面。告示牌列明:「法身修行中心是個神聖,供有德行的佛教徒來修行的地方。這裏需要的是安寧、清淨和整潔,行為必須受約束,符合佛教徒的身份。拜訪者需要協助維護佛教,使其興盛、能遵守下列的寺規,就有如「智…
法身寺的建立旨在提供一個神聖的修行空間,要求訪客遵守基本的行為準則,以確保環境的安寧和清淨。告示牌明確列出禁止行為,包括抽煙、交易和任何干擾寺院靜謐的活動。這些規則促進了佛教徒的道德修行,讓大家能夠相互尊重和維護寺院的神聖性。更多資訊請訪問dmc.tv。
建筑法身寺的设计与建设
47
建筑法身寺的设计与建设
必须的体力,而不是为了享受。不论情况怎样,他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勇气与乐观,相信他们一定能成就,虽然当时还无法看到任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筹集所需的建筑经费。 依据建筑法身寺的情况,法胜师父说:“寺院的一切需求,都是来自在众为了供养三宝并许愿心捐助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物尽其用。” 因此所有法身寺的建筑物,一定要能坚固耐用。它简朴大方的建筑设计,是为…
本文讨论了法身寺建筑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的坚固耐用及经济性。法胜师父提到寺院所需的支持主要依赖于信众的捐助。建筑简朴且优雅,使维修更为低廉,同时又能体现寺院的神圣性。例如,大雄宝殿的材料经过严格挑选与测试,力求质量优良。…
หน้า7
64
训练 与 教导 大众佛法活动 自法身寺开始建设, 建筑的任务非常繁重。但怕 拉帕哇那威泰法师其中最 重的工作:给予训练和教导 佛法。他也发起了许多有 关道德方面的训练活动,且 与其也同时建建筑院,不辞 劳苦,例如: THE SHIN PEACE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