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หน้า1
227
…坐的益處 一、對個人的益處 1. 心理方面: 您的心會感到輕鬆舒服,平靜和諧,記憶力也會增加。 2. 性格方面: 您的自信心增加了,體現了自性的鎮定,而噓吶也隨之削弱,對待他人謙恭恭敬。 3. 日常生活: 您的生活素質,隨著壓力的消失而獲得提升,事業或學業都會更順利,進而身心健康。 page 234
静坐的转变与生活的改变
145
静坐的转变与生活的改变
流动改变了。我也发现如果有任何问题可以问自己,有如静坐时我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都会找到正确的答案。有时候,在我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正确的答案会在静坐之初出现,让我的决策过程变得更好,很快地我的社交与工作生涯上看到它的利益与改变的效果。 我放弃抽烟、减少喝酒、几乎停止吸毒。为了收入更好,我到德国工作。在我到德国工作之前的几年…
本内容讨论了静坐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通过静坐带来的深刻改变,包括放弃不良嗜好和改善收入的经历。以前的决策困惑通过静坐得到了改善,在静坐的过程中,作者感受到一种奇妙的内在转变,体验到超越自我的状态。静坐不仅带来了思维的 clarity,还提高了社交和工作生涯的质量。
觀想水晶球的靜坐練習
219
觀想水晶球的靜坐練習
…會自己調整,直至完全静止。就在這時候,您的心會從此點墜落,然後會有另外一顆光球,從原有的那顆光球的中心點浮現。這顆光球就是「倒道光球」或稱為「法球」。這顆光球就是通往涅槃之路的起點。觀想所緣,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如:坐著、站立、行走、躺下休息或在進行其他活動的時候。但最好是能以連續的方式來做,
本內容探討了如何通過觀想水晶球來實現內心的平靜。當水晶球不在體內中心時,通過引導將其移回,專注於光球的中心,並讓小星星成為靜坐重心。此練習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幫助調整心靈,讓心靈進入完全靜止,從而開始通往涅槃之路的旅程。適合在不同狀況下執行,持之以恆可提高效果。
佛法薪传者短期出家训练活动
82
佛法薪传者短期出家训练活动
训练方法以佛法为规律来发展道德伦理,佛法已被确认是其中一种最好的教诲来全面发展年轻的一代。受训后,受训者就会对道德伦理有很确定的认识,且能够把这些理论应用在日常生活上。 受训时间也跟大学的暑假期间是同一时段。训练是开放给寻求自我改进的男性大学生。当受训练期间每位训者都得呆在一个帐篷里学习佛法,严守戒戒和静坐,密集的受训一个月。这段时间是为了能让每位训者准备好身…
本文介绍了以佛法为规律的发展道德伦理训练方法,特别是针对男性大学生的短期出家训练。受训者在一个月的集中学习中,深入理解佛教的理论和实践,准备以身、口、意迎接出家活动。这些训练旨在帮助学员在还俗后具备更高尚的生命美德,并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自1972年起,训练活动每年为高中及大学生提供宝贵机会,促进个人道德的发展与提升。
หน้า5
12
不要因為安居結束 而取消努力修行的習慣 要如同每天起床後,必須洗臉、刷牙、排泄、洗澡、用餐一般 將修行,當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只要習慣就會成自然 這樣哪天沒有如此修行,就會感到有所缺憾 90年10月7日(佛曆2544年10月7日) 11.當不知道要看哪本書
心灵静坐与慈悲的分享
244
心灵静坐与慈悲的分享
…善愿而光亮的水晶球,从身体中央点全面扩张至其他所有的众生。愿每个人都能离苦,最终协助他们能够从静坐体会到至乐。静坐接引我们的心回复到它原始清净的状态,提供所需的能力与所证得的快乐、充实那圆满、具德行的日常生活。他们所过的生活,也将证明能让他们自己与他人受惠。 感觉到我们光亮的球心包围着我们与周围的其他人,不管他们是远是近。扩大我们的心,涵盖我们静坐的地点,继续向外扩张,直到它涵盖整个天空。让各地与各大洲…
在结束静坐时段前,我们的心达到静止与快乐时,能够与他人分享慈悲、善愿与平静。专注于身体的中心点,感受对众生的爱与善愿。将所有善的感觉结合成一颗爱与光亮的水晶球,扩展至所有众生。愿每个人都能离苦,从静坐体验到至乐。静坐帮助心灵恢复至清净状态,赋予快乐与德行的生活,让他们生活的证明能惠及自己与他人。扩展心灵,覆盖静坐的地点,直至整个天空,向各地与各大洲的世人传达无尽的爱与善意。
探索死亡后的神秘世界
3
探索死亡后的神秘世界
…今世感到的乐果和苦果是因为前世造了什么业,今世所造善与恶的业对来世会有怎么样的影响。 从开播至今天,八年来总共有一千一百多各案例研究,在世上任何一个地方,均无法听得到。他们将为我们指引光明,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失误,让我们更有行善的信心,也让我们知道,我们所做的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更坚信更肯定佛教的因果业报的法则了。让初学者对因果报应更加了解,同时会产生羞愧之心,言行举止小心翼翼,不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
这段文字探讨了人类死亡后的去向和因果法则的深刻含义。2500多年前,佛教的出现揭示了生死轮回的真相,人们在死后根据善业与恶业的回报体验快乐与痛苦。在「梦中梦幼稚园」的案例研究中,学生们通过自身及亲人的经历探索生命的意义,明白今世的果实与前世的业相互联系。自节目开播以来,分享了超过1100例案例,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因果法则,从而更加珍惜生命,行善积德,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困扰。了解这些理念,能让初学
หน้า8
131
量。让水晶球向你的四周上下不断扩大,超越你的身体。让它向每个方向散发光芒,带着你的心,祈祷一切有情离苦得乐, 愿一切有情发掘最大的大业:从静坐中获得极乐,由静坐回归到我们内心最初的纯善。将纯洁的善带到日常生活中,使我们身心健康、富有成就、尽善尽美、人人受益。 让心中的水晶球扩大笼罩自己的身体以及那些离你或近或远的人们;扩大笼罩你现在的所在地,再大些而后直达云霄;不停的扩大,直到你感觉自己的心没有边际,对地…
四資具取用後的省思
33
四資具取用後的省思
四資具取用後的省思 (漢他嗎央阿滴搭把咩哒納巴唐 咩納嗎謝) 今天我所用過的任何衣物 中,尚未經過省思的, 那些衣物,是為了抵御御 寒冷,為了排除炎熱,為 了防御惡風、烈日、蚊、 蟲,以及一切爬蟲類的侵 擾,同時即以覆蓋身體, 得以遮蓋。 衣的省思: 今天我所用過的任何飲食 中,尚未經過省思的, 使用那些飲食,不是為了 娛樂或飽樂,而是為了 美麗,不是為了裝飾、禮儀、維持 這個身體,讓它能够
…味或享受;此外,居所則是修行者的庇護所,需保證安全與舒適。透過對這些資具的反思,作者強調實踐在生活中自我省思的重要性,以達到心靈的安定與精進修行。這些觀點符合修行者追求內心平靜的理想,促使讀者深入思考日常生活中的選擇。
最后得胜:理解法身法门的智慧
4
最后得胜:理解法身法门的智慧
推荐序 佛教源于佛陀的证悟、群众、一直认为为佛教的源头活水。而群众作为一种调制自心的技术,实际上又是超越佛教、超越宗教的,可以推广于社会。会广大众生益。“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诱惑来越来越多、欲望、压力扭曲了心灵、迷失了自我。紧张、逃避、活得很累的现代人、需要群众念诵自心、关注被荒废的精神家园、逐而如实知见自心、作自已的主人。 在20世纪中叶以来回归宗教的时代思潮中、适应社会需求、佛教的
《最后得胜》汇聚了泰国法身寺住持法胜法师的智慧,旨在帮助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透过念诵和内心的关注找到自我。书中介绍了法身法门的实践,强调其超越宗教的调适效果,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恢复精神家园,理解心灵的本质。这本书的内容不仅能帮助汉传佛教信众了解法身法门的深意,也为汉语读者提供了实用的佛法参考,适应当代的精神需求。通过对法身法门的解析,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观察自心,成为自己情…
靜坐與心靈的挑戰
34
靜坐與心靈的挑戰
接。 在傍晚的時候,這裏很涼快,也沒有蚊子干擾,是學習靜坐的理想地點。通素優婆夷平常解說靜坐的方法,是要他們把心專注在身體的中心點,然後想一顆水晶球,接著默念佛聖號「三瑪阿羅漢」。可是這些簡單的步驟,對「韻」來說似乎很難以跟隨。每當她閉上眼睛,想放下一切,好好地靜坐時,可是,她的心卻忽然被家務事所充斥。她擔心丈夫會以為她沒做好自己的份內職務,所以常常睜眼偷看女主人臉上的表情。有時候,由於思念家人,
…,韻面臨靜坐的挑戰,無法專心於冥想,心中充滿家務事的擔憂以及對家人的思念。雖然通素優婆夷提供指導方法,但她仍難以達到內心的寧靜。遇到的雜念成為她學習靜坐的阻礙。為了獲得獨處學習的時間,韻謹慎地規劃她的日常生活
和平的太阳
218
和平的太阳
和平的太阳 贡献者 ISBN:978-611-7200-05-2 荣誉顾问: 帕拉查哇哇那威素(法胜师父——法身寺住持) 帕帕哇哇利雅坎(施命师父——法身寺副住持) 书名:和平的太阳 译者:陈培瑾 编辑:泰国法身寺国际部-华文翻译组 排版与书面设计者:黄珍妮 印刷商:SMK Printing Co.,Ltd. 出版日:泰国法身寺法身基金会2009年初版 版权所有:泰国法身寺(Wat Phra Dh
《和平的太阳》是一本探索内心和平与智慧的书籍,旨在启发读者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灵性的成长。书中围绕着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平和、提升自我意识和智慧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这本书由泰国法身寺出版,体现了该寺的教义和实践。致力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通往内心宁静的道路。更多信息请访问dmc.tv。
心灵重设与幸福感的培养
110
心灵重设与幸福感的培养
中心点。 我经常在我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用这 方法,重新设定我心的活动方式。 我只需记 住,就能马上会到幸福感了。 有时候, 我察觉在静坐之初,我的心愿 意安定下来。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会直接到 第七点,没有经过体内其余所有的定点。我…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静坐与心灵重设方法来提升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作者分享了在静坐初期如何调整心态、默念佛号三玛阿罗汉以体验深度幸福,还有与法师共同静坐的意义。逐步养成的静坐习惯不仅帮助他克服脑中的杂念,也让他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通过有效的规划和日常…
出家与佛教的胜利者
43
出家与佛教的胜利者
…)当他的戒师,他的法号是“法胜”意思指“佛法的胜利者”。 出家后,他就开示有关他出家的想法:“出家为一位佛教比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是披上袈裟还是不够的。一定要训练自己持好227条的比丘戒和出家人的日常生活作息,如若愿获得圆满的出家为比丘的功德,就要成为佛教的依靠,不是只依靠佛教。” 如此坚定的理论得来不易,这需要通过学习和训练自己,直到能明了佛陀精髓所在。正如上面的格言所说,若能真正领悟法胜师父的教…
本文讲述了一位年轻人在1969年选择出家的故事,得到了父母的支持,特别是母亲对他决定的喜悦。他在帕司仟县北揽寺出家,法号为“法胜”,意指佛法的胜利者。出家并非仅仅披上袈裟,而是要承认并实践比丘的戒律与生活方式。他的努力与觉悟令他认识到出家的真正目的,即将佛法传播至全世界,成为众多佛教徒的榜样,激励更多人走上修行之路。追随着法胜师父的教诲,能实现生命的升华。
หน้า15
8
…心修習禪定。 二、 謹慎善於利用時間,培養刻苦耐勞精神,面對困難 不退縮,越障礙勇往直前。 三、自發學習與了解比丘的日常坐息,進而消除在佛法 修行上所產生的各種猜疑和無謂爭辯。 四、胎把佛法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將使社會及家庭 帶來益處和安樂。 五、成為有正見、正知、不執著、有智慧的現代人。
从静坐获得纯善与幸福
182
从静坐获得纯善与幸福
愿一切有情发掘最大的事业:从静坐中获得极乐,由静坐回归到我们内心最初的纯善。将纯洁的善带到日常生活中,使我们身心健康、富有成就、尽善尽美、人人受益。 让心中的水晶球扩大笼罩自己的身体以及那些离你或近或远的人们;扩大笼罩你现在的所在地,再一些而后直达云霄;不断的扩大,直到你感觉自己心没有边际,对地…
此文本探讨了通过静坐来获得内心的纯善,并将这种善带入日常生活,以促进身心健康和个人成就。它提到爱的扩展,愿望每个生命都获得幸福和和平,以及如何用纯善的力量影响世界,以消除痛苦和黑暗,创造真正的和谐。强调内心纯善的能量可以驱散负面情绪,推动人们朝向积极的发展和幸…
念僧與讚諸僧
29
念僧與讚諸僧
八、念僧 (漢塔 幄央 桑咖努沙底那央 吼噥嗎 謝) 屬把底班那 咔咔哇哇 沙哇噥桑抱, 午雛把底班那 咔咔哇哇 沙哇噥桑抱, 呀呀把底班那 咔卡哇哇 沙哇噥桑抱, 沙咪幾把底班那 咔卡哇哇 沙哇噥桑抱, 吽替湯 仔達立 擺立沙法咖呢 抑塔 擺立沙 捕咖拉, 耶沙 咔卡哇哇 沙哇噥桑抱, 阿瑪乃唵 巴瑪乃唵 塔奇乃唵 安差立噎拉 尼唵,阿努達浪 溫央可當 噥噥薩滴。 九、讚諸僧 (漢塔 幄央
本章節中,念僧的部分介紹了通過吟唱和祈禱來表達對僧侶的尊敬和信仰。不同的咒語和祈求展現了對僧侶修行的讚美,並強調了信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連結信徒與僧人之間的關係。同時,讚諸僧部分則強調了在共同體中,對僧侶的支持和承認,讓信徒們共同參與崇高的精神生活,展現集體的信仰與力量。這不僅促進了社群的凝聚力,也讓信徒在精神層面上獲得了…
祖師的修行與飲食觀
57
祖師的修行與飲食觀
祖師修功德。食物本身是吉利的,她根本不介意分配食物的方式。她把全部的事情都往好處去想。她認為她之前所做被食堂的工作人员無礼地對待,那是因為他們需要整天對著火爐,還要比其他人早起到市集去,因此對職務感到厭倦,心浮氣躁,才會如此魯莽。至於她被誤以患了結核病這件事,對她來說就是一種福氣,因為這能讓她有更多的時間隨心所欲地用餐,不用顧慮到同桌的人。而且在進餐時,她也不必因交談而影響到她內在的經驗,讓她能把
…式。她解析了食堂工作人員的態度,並將被誤診為結核病視為一種機會,讓她能安心用餐,專注修行。祖師不斷督促她在靜坐中保持心的專注,提到心需常常與身體保持聯繫。最終,她的靜坐修行達到更深層次,這反映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融入修行。
静坐与内心的宁静
43
静坐与内心的宁静
心放下万念,需要深呼吸才能做到。如果不行,我就默念「三玛阿罗汉」(佛 圣号)。现在,我只要坐下闭上眼睛,就能放下所有的念头。在我静坐、驾车、吃饭或冲凉的时候,我都能看到体内的法身。有时候,我可以看到法身一尊、一尊地从身体的中心点涵现上来,犹如一串珍珠项链,新渗现的珍珠比旧的珍珠更漂亮。我看过最大尊的法身佛,犹如楚格峰山脉那么高。那是德国内最高的山脉。法身的身体比阳光还要光亮且非常漂亮。那是种神奇的
通过深呼吸和默念「三玛阿罗汉」,达到内心的宁静和放下所有念头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如静坐、驾车、吃饭等,都能感受到法身的存在和快乐。法身的影像如同美丽的珍珠项链,带来神奇的体验。作者通过静坐法找到内心的快乐,和太太一起分享这段旅程。
心于第七点:静止
24
心于第七点:静止
心 于第七点. 静止 北槟寺祖师将一生奉献于静坐。从出 家直到往生,他静坐不间断。以他专注的决 心,发现了心在体内的第七个定点,就在肚 脐内中央点提高两根手指的高度。这是真正 的歇息处,也是内在中道的起点。 24 在这点上,心属于中性,拥有自己的世 界。它是个宁静处,让我们没有任何想法、 忧心与恐惧。在这里可以找到能鼓舞我们不 恐惧与焦虑,而能行善的清净泉源。 北槟寺祖师具体地解释证得法身
…央位置的上方。这是心的宁静之处,能帮助我们摆脱任何忧虑、恐惧及杂念,为我们提供清净的力量,促使我们行善。祖师传授的静坐法则,强调「静止是成功之本」,指引我们在第七点轻松安住,呼唤心灵回归身体的中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常将心安住在此点,持续练习以实现内在的平和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