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未來的佛陀與靜坐供養
66
未來的佛陀與靜坐供養
在和未來的佛陀。他們都在餐前以感恩祈禱的方式進行。其實這個傳統做法早已盛行於泰國,通常都是把供品擺在佛桌上供佛。但法身寺的做法,是以靜坐來供養供品,這特點成了傳承至今的Additionally法會。 當時泰國法律規定,每個泰國人都要為自己找個姓氏。而姓氏本來不屬於泰國文化的一部分…
本文探討了在和未來的佛陀的宗教儀式中,透過感恩祈禱進行供養的方式,這在泰國已經是長久以來的傳統做法。此外,文章中提及泰國歷史上姓氏的普及與現代化政策,以及一位祖師在深修工廠中如何透過抽獎的方式來獎賞卓越的學員,強調了民主的精神。在本文中,靜坐成為供養的重要特點,進一步探討了…
法身寺在台灣的發展與活動
249
法身寺在台灣的發展與活動
…到佛法,所以積極培養人才,並且派比丘來台灣學習中文與當地文化。最初法身寺派來台灣留學的兩位法師,因受到台灣信眾的熱烈歡迎,並邀請法師每個月輪流在不同的居士家裡舉辦共修活動,帶領誦經、打坐開示,以及關懷泰國勞工以及泰國新娘等,以此善美的因緣延展,1995年國際法身禪修中心正式在台成立,隨後,2004年桃園法身禪修中心正式在台成立。 其後,為了大眾方便共修與活動,寺方決定在台北市忠孝東路租用固定的共修場…
法身寺於1995年在台灣成立,隨後在2004年建立桃園法身禪修中心。透過法師的指導,寺方舉辦共修、禪修及關懷弱勢群體等活動,致力於提升社會心靈品質。每週固定舉行的共修與特殊活動如短期出家以及兒童禪修營,受到廣泛參與和肯定,然而仍面臨資源不足的挑戰。期待透過大家的支持,能更進一步推廣生活化的禪道。更多詳細資訊請訪問dmc.tv。
หน้า3
2
ISBN: 978-974-10-0213-9 #3: 右後件 作者: 長日 編者: 泰國法宗寺塔集團 作者: 蒙法玄, 黃甫迪 審校: 轉自水 出版日期: 佛历 2551年7月17日 頁數: 264頁 出版社: 長日基金會 設計者: Phrommin Charernchit, 黃朱妮 印…
北瑪寺祖師金像及大法身含利塔的建設
201
北瑪寺祖師金像及大法身含利塔的建設
泰國各址北瑪寺祖師的弟子,以一嘗的純金塑造了祖師的金像,表達了對祖師的尊 崇。1994年2月25日,恭請北瑪寺現在任持 釋地大拉吉馬(音譯)法師主持法會。 不久後,任持大師法勝師父慈悲地宣 告,讓大家有機…
北瑪寺的信徒以純金塑造祖師的金像,表達對祖師的尊崇。1994年,任持大師主持法會,並宣告建設大法身含利塔,以聚集全球佛教徒。眷老奶奶全力支持,雖然健康不佳,但理解此計畫對佛教界的重要性。當時的空地用來辦法會,後來開始施工,標誌著大法身含利塔的誕生。這一工程不僅是建築,也是文化和信仰的象徵,讓信徒有機會共同修行與分享。更進一步影響了地區的宗教活動和社區發展。
犍老奶奶的供養功德衣法會
199
犍老奶奶的供養功德衣法會
犍老奶奶的舊年 樣,奶奶才回答,同時回應道:「善哉!」 從那時候開始,奶奶每到一處,就鼓勵 其他的人與她一起參與供養功德衣法會。她 叮叮侍者載她到泰國最北部,以及最南部的 各府去拜訪所有的老朋友,鼓勵他們參加功 德衣法會。每個人都被她感動了,答應與她 一起供養功德衣,因為他們都知道,奶奶在 佛法上有很高的成就,而此次的功德衣法會 是很殊勝的。每當奶…
這段內容描繪了犍老奶奶積極參與供養功德衣法會的過程,她致力於鼓勵人們一起參與這一殊勝的活動。從泰國的北到南,奶奶用她的智慧與慈悲感動了許多人,推動了施捨與修行的力量。她提到世人應在生前積聚功德,以便於死後有所依靠,這也是她對所有人的真誠呼籲。這一系列的行動展現出她對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實踐。
寺院文化與修行規範
156
寺院文化與修行規範
…住宿,都實行嚴格的男女隔離。庚奶奶不鼓勵寺眾有肢體接觸,即使是同性也不鼓勵。她認為如果個人的外在行為不夠溫文有禮的話,那麼他/她的靜坐修行就無法達到細膩的程度。溫文的餐桌禮儀,温婉的言語,整齊的服裝。泰國傳統的「家庭」關係,都是寺眾互相尊重的基礎,這也形成了寺院的文化。這種文化是一種紀律,為了保持團體的和諧生活,新成員到寺院來之前,必須要先學習,並加以適應。 寺院的拜訪者也必須遵守與寺眾同樣的
本篇文章探討寺院的文化與修行規範,包括庚奶奶倡導的清潔與誠實,以及對男女隔離的堅持。文章指出,為了維持團體的和諧與良好氛圍,新成員需適應寺院的紀律文化,並遵照餐桌禮儀與言語規範,這是達到更深層修行的基礎。訪客也需遵守相關規定,以融入寺院生活。
獨一無二的教育計畫
154
獨一無二的教育計畫
…,與此同時,寺院的支持度也會逐漸提高。 剛開始,年輕人的熱忱促使了寺院的成長。現代的年輕人意識到,尋求知識的重要,並以佛法為重點,正確地運用知識。盡於年輕人平常的態度和行為「佛法薪傳者」訓練營改變了泰國年輕人的思想和觀點。經歷了約二十年,有超過一萬名年輕人,脫離燈紅酒綠的庸碌生活,而自發地學習佛法。這也使許多原本性格叛逆的弟子,重歸學習的道路,成為父母們引以為榮的孩子。 詹老奶奶認為要培養人類的道…
該教育計畫旨在結合寺院的人才培養,促進年輕人的信仰與知識成長。在這個訓練營中,超過一萬名年輕人受益,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態度與信仰,從而培養出更有道德心的個體。強調社會知識與道德的互動,讓他們體會真正的快樂與人生的意義。所有的參與者都在知識的引導下,走向更有意義的人生道路,成為家庭的驕傲。
皈供法會與靜坐修行
121
皈供法會與靜坐修行
他肯定,那絕對是可以辦到的。於是,他就向 老太姥學這個供養佛陀的方法的細節。不久, 這個供養方式越來越受到其他人的注意和歡 迎。泰國這古老而神聖的儀式(皈供法會),逐 漸得到那個時代靜坐者的瞭解和接納。 他勤奮地修行,終於成為一個傑出的弟 子。後來,他也介紹了大學裏的一些朋友,不 管男或女,學兄或學姐,學弟或學妹,一起來 和倖老太…
這段文字描述了皈供法會的起源,尤其是某位弟子向老太姥學習並推廣供養佛陀的方法。該儀式在泰國的傳承與接納,並提到自1964年開始,老太媽和弟子們精進靜坐修行並祝福全球人類。每月的皈依法會吸引了許多年輕弟子,為修行者提供學習和實踐的平臺。此過程展現了佛法及靜坐的重要性。
法身修行中心地址
231
法身修行中心地址
獨一無二 世界各地法身修行中心的地址: Thailand (Headquarters) 23/2 Mu 7, Khlong Sam, Khlong Luang, Pathum Thani 12120, THAILAND Tel. (+66-2) 524-0257 to 63 Fax. (+66-2) 5240270 to 1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
這本書提供了不同地區法身修行中心的詳細地址,包括泰國和香港的聯繫資訊。此外,還有電話和電子郵件信息,方便有興趣的人士進一步了解和聯絡相應的修行中心。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dmc.tv。
法身寺台北分院簡介
250
法身寺台北分院簡介
泰國法身寺台北分院簡介 我們決定購置能提供大眾長期穩定的修行場所。然台北都會地區寸土寸金,交通地點皆宜合者,巨額費用非院方能負擔;但若較為偏遠者,又恐造成大眾不便。幸蒙三寶垂憐,在多方奔走之下,終於找到…
法身寺台北分院致力於提供大眾穩定的修行場所,選址考量周全,並尋找低廉土地,以符合理想的宗教和修行環境。建立此寺院需巨額資金,但相信在三寶的護佑下能夠實現長期使命,助益台灣佛教的發展。期望通過這個平台,促進修行者的交流和修煉。詳情可洽:(02)8966-1000,並且可於大眾便捷到達的地方修行。
箸老奶奶與神通獎賞的故事
67
箸老奶奶與神通獎賞的故事
…功德多置那把扇,所以很樂意地送給她的啟蒙老師。其實不僅因為通素師父是她的老師,即使是其他的人,來向她要任何東西,她都會毫不猶豫地送出去,她認為施比受幸福。她根本不在意外在的財物,只在乎在的佛法之寶。在泰國孔雀羽毛是稱為「孔諾雅」,而她就把它當成自己的「姓氏」。
故事講述箸老奶奶在抽籤中獲得一把屬於她的扇子,卻因為對於善行的重視而願意將其贈送給通素老師。她認為施比受更幸福,著重於佛法的精神而非外在財物,也讓我們見識到在泰國文化中孔雀羽毛的意義。她將孔雀羽毛當成自己的「姓氏」,代表著她的信仰與價值觀。這故事啟示了內心的富足與無私的分享是人生中更有意義的追求。
聯絡資訊 - 法鼓基金會及其各地分會
34
聯絡資訊 - 法鼓基金會及其各地分會
聯絡 泰國 (Headquarters) 法鼓基金會 Dhammakaya Foundation 40 Mu 8, Khlong Song, Khlong Luang, Pathum Thani 12120, …
法鼓基金會提供全球各地的聯絡資訊。總部位於泰國巴吞他尼,提供聯絡電話及電子郵件。其他地區,包括中國(北京及四川)、香港、新加坡及臺灣的各分會,也都有清晰的聯絡資訊。每個地點附上電話號碼及電子郵件,以方便有需要的人士聯絡。具體資訊點擊dmc.tv。
納空精西的田園
20
納空精西的田園
…酒)的酒。孩子們都尊敬他,因為父親不像其他酒徒一樣,一喝醉就發脾氣,記咒或辱罵他們。如果父母詛咒他們孩子的話,無疑會使孩子們的心靈受到創傷。因為孩子們認為父母親所說的話是很神聖的,是值得信任的。因此在泰國的社會裏,為 (頁碼21)
這段文本探討了家庭生活的和諧,以及父親在豐富的道德觀下犧牲與修善的努力。父親為了家庭而獵殺動物,並不以此賺錢,並以修功德抵消過去的惡業。在孩子眼中,父親的行為被視為神聖,值得尊敬。整體家庭環境雖然平靜,但聚會中的小酒量也影響著父親的形象,展現出家庭和社會的相互影響。
หน้า14
14
納空猜西的田園 那些負重任的人們父母者,會為了孩子而感到悲傷。那些擁有水牛者,會為了水牛而感到悲傷。這些攸緣都是人們痛苦的來源。 破曉時分,是一天新生活的開始。在泰國納空猜西縣的一片稻田裡,一群年輕人戴上了由幹棉花葉織成的帽子,穿上了破布衣與褐色的圍腰布。他們都是這裡的農民,在被踩平的田間分堤的小徑上踢路。昨天他們曾急速的走過這一條路,而今天他們比昨天提早了幾分鐘…
歲老奶奶的傳奇人生
12
歲老奶奶的傳奇人生
獨一無二 撼的意志力。她是個文盲,但卻能修得非凡 的心靈智慧。她用能幹的雙手建立了泰國最 雄偉的寺院。歲老奶奶的德行有如出污泥而 不染的蓮花。雖然她不能讀或寫,但卻絕對 無法對她造成任何學習上的障礙。她不但學 到深奧的知識,還能夠把她所學的,傳授子 世俗教育程度比她高的其他弟子。在泰國
這本傳記敘述了歲老奶奶的傳奇一生。雖然她是文盲,但她憑藉自己的堅韌意志與卓越智慧,建立了泰國最壯觀的寺院。她的德行如蓮花般出污泥而不染,即使在剃度的八戒女中身份低微,她依然獲得了尊重。她用心靈的智慧教導世俗教育程度更高的弟子,成為全世界佛教社會的尊崇對象。本書目的在於讓未曾見過她的人,尤其年…
靜坐與法身的智慧指引
11
靜坐與法身的智慧指引
…得更完美與寧靜的核心。 劉老奶奶曾說過:雖然我是單身,但我在 全世界有許多弟子。的確,她的慈悲心與經歷 傳達到社會各層面,就像她的名字「劉」(意 思是「月亮」)一樣,如溫柔的月光照耀每個 人的心。 在泰國的社會裏,一般的普通人是不容 易擺脫自己原有的出生社會背景,只有少 是例外的。他們跟隨著德高望重者的步伐, 或具有超群的德行與美德的人,才有機會提 升自己的社會地位。劉老奶奶就具足了以上 所說的一切,…
劉老奶奶的教導滲透到現代靜坐者的心中,透過她的慈悲與智慧,幫助成千上萬的人找到靈性與心靈的平靜。雖然她是獨身,但在全球擁有眾多弟子,傳授著法身的核心知識。她的存在提醒人們,即使在困難的社會背景中,也能夠借助德行與靜坐走向更高的社會地位。劉老奶奶如同一輪明亮的月亮,照亮他人的心靈。
泰國法身寺台北分院簡介
248
泰國法身寺台北分院簡介
國際法身修中心 泰國法身寺 台北分院簡介 法身寺是泰國佔地最大的一所佛教寺院,目前寺院 有一千位比丘、三百位沙彌、三百位優婆塞、五百位優 婆夷。法身寺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延續佛法,弘揚佛 法,僅管法身寺的成員都來自不同的家庭…
法身寺為泰國佔地最大的佛教寺院,擁有眾多比丘與修行者,致力於弘揚佛法及度化眾生。寺內信徒來自不同家庭、國家與族群,遵循佛陀戒律共同修行,並以修持波羅蜜為目標。住持法勝師父發願奉獻一生,鼓勵信徒累積福德,幫助眾生脫…
踏進幸福與解脫之道路
251
踏進幸福與解脫之道路
…分院」,應運而生,它主要的宗旨,是希望讓所有心學佛及潛心修行的人,得以有一安靜清新的修習場所,讓每一個人皆得認清生命的真諦,實際領會內在真正的喜悅快樂。 「國際法身禪修中心 法身寺台北分院」目前有来自泰國法身寺的法師,以佛教的靜修修行方法,指導每位前來修習的人,法身所指導的修行方法,為一易學易懂的修行方法,無論男女老少均適合學習。 「禪定靜坐」所帶給人們的,不僅是內在禪定的喜悅,對於外在的行為儀止,更…
這段文字介紹了國際法身禪修中心法身寺台北分院的宗旨及其對於追求幸福與解脫的重要性。它提到真正的幸福來自於內心的寧靜,並且強調透過靜修,人們可以認清生命的真諦,進而達到內在的喜悅和快樂。法身寺的禪修和靜坐方法簡單易學,適合所有年齡層的人。修習靜坐不僅幫助放鬆緊張的心情,還對外在行為有正面影響,需親身實踐而非僅依賴書籍。
翻譯與學習:法身寺與祖師的啟示
4
翻譯與學習:法身寺與祖師的啟示
…傳(中文版)發覺祖師的偉大。但我卻沒法從書籍記載(中文版)上多了解法身寺創辦人一肩老奶奶的生平。剛好我閱讀了「獨一無二」(英文版)這本書。萌起我想翻譯這本書的念頭、現在我已辦到了。希望此書能引起有志到泰國法身寺的你,協助把源自蒙古貼牆尼祖師所發掘的佛教法門-法身法門,弘揚到所有華文族群裏去。因可避免大家因
本書內容版權全歸法身基金會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版。作者在書中分享了在新加坡與法身寺的經歷,協助翻譯「夢中夢節目」的過程中獲得的啟發和學習。同時深入閱讀祖師的自傳,感受到其偉大;並對法身寺創辦人的生平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翻譯過程中,作者希望引起更多人對法身法門的關心,並助力這一法門在華文社會的弘揚。此書旨在鼓勵對佛教有興趣的人士,分享和傳承源自蒙古貼牆尼祖師的教法,讓更多華文讀者受益。
獨一無二 - 彭。孔諾雅優婆夷老奶奶師父傳記
3
獨一無二 - 彭。孔諾雅優婆夷老奶奶師父傳記
…---- 這本書是獻給法身寺創辦人大寶優婆夷彭。孔諾雅老奶奶師父,以感恩她老人家把深奧的法身法門傳承到今日。希望此舉能把法身門弘揚到亞洲地域,或是以華文為媒介語的族群裏去。 譯者:陳培垚 編輯:泰國法身寺國際部-華文翻譯組及許楚芳老師 -------------------- ISBN:974-88129-8-7 此書是由法身基金會在二零零零年所印製的初版 泰國法身寺(Wat Phra …
本書是為了感恩法身寺創辦人大寶優婆夷彭。孔諾雅老奶奶師父,並將其深奧的法身法門傳承至今。希望此書能在亞洲及使用華文的族群中弘揚法身門。書的初版由法身基金會於2000年印製,編輯由泰國法身寺國際部及許楚芳老師負責,譯者為陳培垚。相關聯繫資訊包括泰國法身寺的地址及電話。詳情查詢可見 dm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