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大本経及其相关经文概述
10
大本経及其相关经文概述
1. 大本経 I:14 Mahāpadāna-suttanta 2. 遊行経 II:16 Mahāparibbāna-suttanta 3. 典尊経 II:19 Mahāgovinda-suttanta 4. 闇尼沙経 II:18 Janavasabha-suttanta 2. 第二分 5. 小緑経 III:27 Aggāṇa-suttanta 6. 転輪聖王修行経 II
本书讨论了多个重要的佛教经典,如大本经(Mahāpadāna-suttanta)、游行经(Mahāparibbāna-suttanta)等,涵盖了其内容、释义和在佛教教义中的作用。这些经典探讨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及其历史背景,尤其是…
佛学联考的重要性及其益处
99
佛学联考的重要性及其益处
以我的建议,佛学联考应得到更多的支持,因为它是发展国家的另一种间接的方法。在应考前参与者需要阅读这本书,通常许多人都忽略这样书,如果没有人介绍的话. 所以佛学联考是让人们阅读来基本的佛书,它能提升人的心灵且也能够促进国家的发展. 那会产生更多善人,只有善人才可以协助发展国家。佛学联考所给的奖品只是一种额外的奖励,不是主要的。”——盧翱系莉婉(音译)高中三年级 “我非常欣赏这项比赛联考不是大难,这
…书获得道德引导,尽管许多参与者并非佛教徒,他们仍能从中获益。这项考试的设置让年轻人在探索生命的意义时,能够学习到善与恶的区分。通过“前进之道”佛学联考,许多学生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并希望在未来进一步了解佛教经典,以此指导他们的人生选择。正如参与者所言,这不仅是一次考试,更是一次心灵的觉醒和道德的引导。参与者们感谢老师提供的机会,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参与并深入学习。总之,佛学联考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善良发展…
佛法与宇宙的关系
194
佛法与宇宙的关系
其实有一天 因为证据确凿 使原有的信念不想不改变 丁卯岁257年末,我曾经进入法身寺。有 机会拜见住持法胜师父。一是我访问了一些关 于佛法的问题。师父慈悲介绍我去问核佛以 及佛教三藏,因为全部的答案都已经在那里 了,经过一段时间,我读过那些书籍之后,感 觉不只可抄还很详订,三藏里面有关宇宙的记 载让我惊呼不已。这怎么可能呢?佛陀怎么会 这么科学呢?人类知道这些事情也才还不到 一百年吧! 天文学
…阅读三藏,书中关于宇宙的记载令我震惊,佛陀的科学认识令人称奇。哈勃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宇宙的浩瀚,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通过这些经文与现代科学的结合,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宇宙的奥秘。所有的答案都可以在佛教经典中找到。
佛教法身的真义
112
佛教法身的真义
接着,他引用佛经上的记载来作证明:“在经藏长部的《阿毗达磨经》7中,世尊对瓦耶塔沙弥说:“《Tathagatassa h’etam Vasettha adhivacanam Dhammakayo iti pi……谛听!瓦耶塔,所谓的法身乃是如来的真实名称……。”由这段经文与《哀卡力经》8的经文相互印证,我们可以了解佛陀所示:”见法者即见如来。“意思是说:得到佛法的光明,能够见到法身的人,可以说是见
本文引用佛教经典中的经文,探讨法身与如来的关系。佛陀指出,见法者即见如来,强调真正的如来并非肉眼可见的外表,而是内在的法身。要验证这一点,需要通过修行,运心怡到位,才能以法眼见到法身。此公案深奥,真正修行者能够轻松理…
勤学不倦的教育实践
32
勤学不倦的教育实践
31 勤学不倦 当时比丘与沙弥的教育情形是:首先要背诵巴利文经典,其次要背诵文法,然后才开始正式研究经典中的含义。港塔萨罗比丘很快就完成前两项的基本课程,并开始研究他的第一部佛经——《法句经》。 求学经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学生必须自己寻找老师,教学课程不在教室里进行,而在老人的住处,万一老师所住的佛寺距离遥远,学生就要忍受长途跋涉之苦,远道来求学。每天用过早餐之后,港塔萨罗比丘就从契度彭寺坐
本书讲述比丘与沙弥的教育经历,强调学习巴利文经典的重要性和求学的艰辛。港塔萨罗比丘通过长途跋涉寻找老师,并在不同寺院之间上课,体现了他对佛教经典的热爱和不懈追求。每一天他都毫不懈怠地参与各项课程,即使面临困难也努力克服,展现了学习佛教教义的决心与毅力。通过这样的学习经历,港塔萨罗不断深化对经典的理解,为之后的修行奠定基础。
หน้า6
23
新世纪的老秘密 于佛陀的法身法门(法身法门静坐法的智慧),使记载在佛教经典里「法身」这个词重新被发掘。 这是祖师留给世人最珍贵的遗产,赋予我们对静坐的信心,让我们在有生之年能证得真正的快乐。当我们证得法身后,会了解自己真正的本性。法身是幸福快乐、纯净智慧与无限慈悲,最原始…
หน้า7
22
…名相。但佛教学者都称之为「法身」。简单地说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法身。 法身这个词来自巴利文,那是一种用来记载佛教原始经典的文字。它的意思是「觉悟的身体」或「真谛的身体」。那是古代文字,出现在不同版本的佛教经典里,也被多种佛教宗派所使用,包括了南传、北传与藏传。它以不同的语言传播到全世界。换句话说,它不是个新概念,来自佛陀时代的古代文字。 有关法身的知识失传后,曾听过「法身」这个词的人都不明白那是什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