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หน้า1
94
婚!记住奶奶的话,知道吗?" 孙女不会结婚的,奶奶!"我语气坚决,声音 坚决,心志坚强,“孙女要住在寺里,跟奶奶住在一 起,不会去跟别人住的!” “好!很好!”奶奶无限关地说,“就住在寺 里,就吃奶奶的饭,别去吃别人家的!” 今天,我终于知道, 简单朴实而舒适的生活, 就是自由的单身生活! “过着简单的生活, 才能领略到人生简单但无价的幸福!”
หน้า2
30
唯有不生才能不死 死亡是很平常的事情,只要你从一个身体转变到另一个身体而已。佛陀的教导让我知道,死亡是一种苦,必须与对象分离,无论是所的亲友、动物或者物品等。 因此,世上最好不受有死亡的存在,但如果不想要死,就必须先能够不生,而佛陀也发
หน้า3
83
奶奶没有嘘心,不憎厌任何人,因为奶奶怕来世会得到报应,被他人所憎恶。故而奶奶对任何人都不生嘘心,奶奶怜每一个人。 佛历2534年1月1日
หน้า4
95
能深修 由于奶奶是一位身口意清净至极的人,心度诚,持戒严谨,最修行。当初到北疆寺拜见祖师时,就能参与深修了。 一般人要进入深修的团队,必须经过重重考核与选拔,通过者才能进行深修。但是奶奶一到那里就直接被派入深修了。 佛历2522年11月5日
หน้า5
96
修行 奶奶热衷于修行,在世界大战期间,白天与夜间奶奶都会各打坐六个小时,深修方可达到非常细腻的境界。虽然奶奶不是参与第一组深修,但那时候还是来得及习修最高境界,深奥细腻的深修。 那时候祖师正好开始深…
หน้า6
97
佛法 奶奶观察比亚医师、宽医师和仰仓医师,每位照顾奶奶的医师都是各有所长。 比亚医师是牙医,宽医师擅长诊脉,仰仓医师则是眼科医生。 做什么并能做好,得看该人之所好。有些什么喜好,就有那方面的专长。只…
หน้า7
100
无需奉承 我们不要感到灰心气馁,我们要了解师父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没有时间来关照我们。 奶奶不喜欢有人来取悦,但是有人就争出风头,老想得到师父的关,一直抢着去表现给师父看,而自己的修行却没有进步。 佛历2525年11月17日
International Dhammadayada Ordination Program 2013
55
International Dhammadayada Ordination Program 2013
HOW MUCH DO YOU L-O-V-E YOURSELF ? 看您有多自己? โครงการบรรพชาอุปสมบทหมู่ธรรมทายาทนานาชาติ IDOP รุ่นที่ 11 国际佛法新传者短期出家活动 14 July – 14 August 2013…
The International Dhammadayada Ordination Program (IDOP) offers a unique opportunity for individuals to experience monastic life. Scheduled from July 14 to August 14, 2013, this 32-day program welcome
หน้า9
114
…人都可以参与,他们只需要每天集会家人一起在静修堂里静 坐,静修堂应该是一个能让全家相聚一起来修功德的地方。其他 活动包括:如每天向比丘盛钵、到家附近的寺院修功德和学习 佛法。 至今,这项计划所传导的与快乐已延展至国内外超过100,000 户的家庭,参与的人数还在逐渐增加中。在现实生活中单一→ 一个善人是无法生存的,我们也需要好的环境和充满善知识的社 会,我们的责任就是要互相当彼此的善知识,然后扩…
หน้า10
29
国际性的苦 有人希望这样,结果却是这样。即使是自己选择来的死鸽,原以为会因此相直到天长地久。但起初还好,后来却变了心。此外,遇到不喜欢的人、事、物,我若是交换与所的对象分离。都会为我们带来痛苦,而无法得到想要的东西,也会令人痛苦不堪。这些都是国际性的苦,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也是…
行善与寺院的生活
146
行善与寺院的生活
行善要以生命为本 我们要想在寺院里长住的话,就得舍弃世俗的一切,才进得来并长久的居住下去。 我们既已在寺内长居,就一定要尽力行善,既然抛弃了外界的一切,到寺院里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行善。 行善要以生命为本,认真而尽力去行善,一如我们入寺修行的真诚之愿。 我们凡事都要齐心协力,互相关怀,互相照顾,别玩忽职守。寺里的工作就是每个人的工作,莫以为事不关自己而毫不在意,这是万万不该的。 做吧!我们做得到的是
…性,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工作。行善是我们能带走的真正财富,善行是属于每个人的功德。在工作中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同时也要利用闲暇时间充实自己,成为有知识的智者。我们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个人的心愿和对他人的关
หน้า12
153
山功德为依靠 奶奶的人生以功德为主,奶奶热功德,故而最修功德,因为功德也能 Help 奶奶。人生旅途上,总有时好时坏的境遇,还有烦恼,因为其他的东西不能拿来作为依靠,唯得像奶奶般以功德作为依靠。 佛历2534年1月26日
หน้า13
159
功德的缘故 奶奶常常劝人修功德,因为奶奶功德,功德是善业,能让奶奶脱苦。奶奶想要得到功德,因为奶奶还要生于来世,并享有福报。人活得穷苦是因为没有布施行善。 若功请他去修功德,他就能得到功德福报,而我们也可以得到功德。大家一起修功德,像个团…
永修波罗蜜的教导
167
永修波罗蜜的教导
…的做,这样才能永修波罗蜜。 奶奶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永修波罗蜜,但是是否每个人都能做到呢?这就要看各人人本身的努力了。 在处理涉及异性的事件时,必须要特别谨慎,这是极为重要的。首先,切不可忿恨和关,而是必须先以“智慧”和“含”理念来处理它。 因为太多的忿恨和关,可以令修波罗蜜的生命低落。奶奶曾见到过很多诸如此类的人与事。 因此,我们要做好好的守护我们的心,千万不要主动地去牵连她的心,也不…
本篇讨论了永修波罗蜜的精神,强调在修行过程中,要认真的用心去实践。奶奶希望每个人都能持之以恒,但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特别是在处理异性关系时,要用智慧来避免不必要的情感缠绕,以保持内心的安宁。如能避免情感的干扰,修行将更加顺利。无论在哪里,保持心境的清净都尤为重要。
提升心灵的修养
171
提升心灵的修养
…听到的和要来说给我们听的,是非非,都不要发 生。 奶奶查看自己的过去世,以及粗人身和细人身的清净与否时,就发现始自阿僧祇已全部清净的。 再看今世,虽是生为女生,自小以来心中没有欲望,也没有恋过哪个人。奶奶对此感到非常自豪,曾有人要追求奶奶,但奶奶也没有给对方说话的机会。如果要说,也仅是一句而已,就进入寺院去了。
提升心灵的修养可以让我们看清欲望带来的痛苦,让心灵远离低层次的诱惑。许愿与祈求清净心灵,有助于我们看待欲望的本质。例子中,奶奶虽为女孩,却自幼未曾有过欲望,感到自豪。对欲望的无知与迷茫会让世人困惑,不易辨别欲望的真实意义。以自我的成长与觉醒为目标,我们能走出欲望的束缚,寻找心灵的平静。
心灵与世界和平的联系
215
心灵与世界和平的联系
让你心中的水晶球扩大超越你的身体的范围,直到包括你与他人。让它继续扩大,扩张你的所在处,再让它继续盖天穹,知道你觉得你的心是无边无际且对这世上的众生人类都充满了心和善愿。 让你的心与众生产生联系,让他们都能得到快乐,让世界各国都繁荣昌盛,且世人都要为了全人类谋求真正的快乐与和平的意思。让你的心的静止于你身体中心点的那股纯净的力量,分享给那些也受战火蹂躏的人们…
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内心的纯净力量扩大心灵的范围,与他人产生联系,推动快乐与和平的理念。通过静坐与冥想,人们可以让内心的与善愿传递给所有众生,转化痛苦为快乐。旨在消除人类心中的黑暗与缺陷,代之以光明和希望,促进真正的世界和平与繁荣。让我们共同努力,改变这个世界,创造一个和谐的未来。
หน้า17
74
…那边哪里有鱼?全部的鱼都挤到这里来了!” 可是,眼前出现的景象,立刻打断了我的思路;我远远扔过去的鱼食竟成了一大群无力与大鱼争拼的小鱼的可口之食!那边成群成众挤不过来的小鱼,也分享到了奶奶慈悲与无私的心!
หน้า18
26
离别乃寻常之事 与所的对象分离是常有的事。这不仅是产 、财、房屋,即使是我们自己的肉体也是 如此。无论我们如何细心保护,体内的器官也会 与我们分离。例如口中的牙齿会渐渐脱落、头发 和睫毛也会自然掉落。青春与美丽终将离我们…
หน้า19
212
…态度。如果我们工作态度不积极认真,就会如上梁不正下梁歪,随从或属下就会被影响而像我们一样了。 在我们使用东西时,要懂得如何好好地使用它。如果我们不懂得正确使用,那么我们的随从也就一样随意的使用,不懂得惜东西。 当我们往生后,也会碰上同样的随从。 我们是个怎样的人,随从也会是怎样的人,所以我们要专心把工作做好,要惜所使用工具,那样我们也才会得到好的随从。 日期不详 211
用心修行的智慧
213
用心修行的智慧
…不退出。 至于其它的杂事,奶奶不会放在心上,也不会在意。谁要欺负或看不起奶奶,就随他去好了,奶奶都能忍受与包容。 如果一心只想着争宠和嫉妒,就会白白的浪费时间。有些人傲慢自大,总认为自己很厉害,老跟别人比,而奶奶只会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学习法身法门。 倘若真是厉害的,有本事的人,就不会去跟别人比。因此奶奶不会在这些与佛法无关痛痒的事情上浪费时间,而是一有时间就更深入地探究法身法门。 佛历2…
奶奶在寺院修行时,尽管遭受他人的轻视,却始终专注于自己的修行。她心无二用,专心静坐,努力回答祖师的考验,忽略外界的杂事与冲突。奶奶懂得不与人争宠,不浪费时间于嫉妒与比较,而是全心探索法身法门。真正有能力的人不需与他人比较,奶奶用坚定的决心在内修外行之间找到了自己的道路。通过她的故事,提醒大家关注内心的成长与提升,而非外界的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