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我的静坐之旅
172
我的静坐之旅
我的名字叫保罗拉桑沃柔(益特孔市人名音译)。我今年六十二岁,在美国。八年前,一位朋友邀请我参与一项在加利福尼亚,阿苏萨的静坐活动。在这活动里,共有十个静坐班。我决定参与活动、想找寻方法来缓解工作有关的压力。我以为一节静坐班,不会对我造成任何伤害吧。如果我不喜欢…
保罗拉桑沃柔,62岁,在美国。他参与了加利福尼亚阿苏萨的静坐活动,体验不同的静坐法以缓解工作压力。虽然一开始面临许多困难,但他坚持学习法身静坐法,发现了心灵的宁静。经过几次尝试后,他逐渐能够让心静止,虽然过程不易。他的经历…
หน้า2
98
我是玛季达戴特曼,今年四十八岁。我在德国出生,二十六那年,与我那年轻的家庭离开了祖国,已超过了二十二年。我在瑞士生活,完成我的学业,在靠近苏黎世市的一个城市,这小城市充满活力,居民逐渐增加。 我是一位心理医生与私人教师。在我开始学习静坐之前,我对自己所经营的生意感到气馁,问自己:「谁会特地来要求我的协助?几百位治疗医师,谁会打电…
静坐中的内在快乐与月亮的体验
200
静坐中的内在快乐与月亮的体验
我的名字是法利德。我今年四十六岁,是回教商人,在伊朗的德黑兰。我有个很棒的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女儿。在阅读一本有关静坐的书之后,我对静坐变得非常有兴趣。过后,有访客来到伊朗,介绍我如何静坐与法身媒体频道(DMC)。我学习如何将心放置在我肚子中央点的静…
法利德,46岁,伊朗德黑兰的回教商人,在接触到静坐和法身媒体频道(DMC)后,深深被这项身心练习吸引。他分享了在家庭安静时刻进行静坐的经验,想象肚子中央的位置如同月亮般宁静。他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与外在物质快乐截然不同的内在快乐,这种体验超过了拥有奢侈物品的快乐。
หน้า4
121
姐妹般 在一起必须相亲相爱, 团结,同心协力, 有什么就共同享用, 有食物——就共享食物, 有水——就共享水, 有四种必用品——我们也平均分配。 谁遇到困难, 我们就一起商量,加以支持帮助。 何时同修感到泪夹…
หน้า5
7
蒙昆贴羊尼祖师 解行并进 33 为颂丛农寺作出贡献 35 修行证悟 四方参学 37 功败垂成 38 舍命精进 40 立愿悟道 44 初期弟子的证悟 48 博大精深 49 锡北槎寺 就任持 51 重整寺规 52 化解危机 54 纪律严明 56 团结一致 58 慈悲为怀 60 知足节约 62 僧俗教育 64 慎别男女 68 亲任审察 69
蒙昆贴年尼祖师的修行历程
27
蒙昆贴年尼祖师的修行历程
蒙昆贴年尼祖师 须不农寺学习的方式只注重背诵,无法翻译佛经中的意思,因此在第一年的雨季安居之后,他到曼谷的契度弥寺去居,以便进一步研习经藏。 在离开须不农寺之前,他将一部Mahasatipatthana Sutta(大念经)封藏好,以备将来当他能融会贯通,流畅地翻译全经之后,就要结束巴利文藏经的钻研,全心全力投入…
蒙昆贴年尼祖师在须不农寺学习时,发现仅靠背诵无法理解经文,于是决定前往曼谷的契度弥寺深入研习。在离开前,他准备好Mahasatipatthana Sutta以便未来进行翻译。在契度弥寺,尽管面临生活艰难,如偶尔只得橘子供养,他依然坚持学习,探寻佛法的深意,这反映了当时比丘的生存挑战与信仰力量。
หน้า7
52
51 就锡比ה槙寺
北槟寺的历史与传承
68
北槟寺的历史与传承
北槟寺比丘、沙弥的人数迅速增加,由原来的十三人剧增加到一千余人!怕蒙昆贴岑尼祖师从不嫌人多,越多僧人来,怕蒙昆贴岑尼祖师就越欢喜,这正好符合他说来北槟寺第一晚所发的心愿。北槟寺是全国第一所设有厨房、餐厅的佛寺,寺里所有僧人的饮食开销全由怕蒙昆贴岑尼祖师负责,他说: 一人吃不够吃,多人吃吃不完。 北槟寺…
北槟寺自佛历2459年起,为僧人提供饮食,至今已持续107年。比丘、沙弥人数从13人迅速增至千余人,体现了北槟寺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怕蒙昆贴岑尼祖师对僧人饮食的供养理念,反映了佛教的信仰与精神,激励着无数弟子践行佛陀的教义。他强调,身体、言语和意念的清净是享有佛陀遗产的基础。因此,北槟寺不仅是一个供养的场所,更是佛教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
墓者的依靠
80
墓者的依靠
…狱,在求受五戒之前必须先招请亡灵同来求戒,并准备好请亡灵坐的座垫。在僧众诵完第一遍超度的经文时,怕蒙昆贴牟尼祖师就考问三位证悟法身的弟子:死者的亡魂来了吗?三位所Observe的答案一致,如果有差异,持师父就令他们入定重新再现,为了要让死者的亡魂受戒并听闻经文。當僧众诵完第二遍、第三遍时,怕蒙昆贴牟尼祖师必然都会再问同样的问题。
在怕蒙昆贴牟尼祖师的教义中,生者与死者间的联系常在佛事中体现。尽管北椅寺条件有限,信徒依然会为亡灵进行超度仪式,邀请亡灵来受度。法师会询问三位弟子的观察结果,以确保亡魂的来临,并在超度过程中为亡灵诵经,以助于其轮回进程的改善。
蒙昆贴哏尼祖师的法门与佛像的归属
131
蒙昆贴哏尼祖师的法门与佛像的归属
130 蒙昆贴哏尼祖师 敬仰悔、礼拜修行,祈请佛像再回来,精诚备至之时,佛像又会再回来!也很奇怪,好几个人有过这样的经验。 有一位熟潘先生,以前曾经出家多年,在边加玛波寺(即大理寺),受封为伽玛胧查哇刺威合,后来还俗做医生。他领受纪念佛像之后,礼敬修行,得到相当的感应。可是后来事分绪,也就渐渐疏忽,对佛像不在意起来。有一天佛像不见了!他说他说法人,说法人回…
在修行过程中,叮嘱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礼敬佛像。有位曾在边加玛波寺出家的人士,通过祈求及虔诚修行,最终成功让佛像回归。在生活中,大家若能持之以恒,依照提醒行事,必能获得应有的庇护和美好生活。请珍视手中拥有的神圣宝物,并不断修行,以保持与佛的联系。大乘佛法的智慧与信仰,将引导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详情请访问 dmc.tv。
早课的省思
16
早课的省思
…哇貼哇 以嗯沙 哇呀沙 替滴呀,哇把 納呀,威行屬把底呀,潘嗡立呀努咖哈呀,以底 補拉呢哇 威塔壓 把滴枕卡咪,納當瓊維塔 壞 兮巴貼沙,呀搭拉 渣哇 哇維沙滴 阿納哇差搭 渣 爬屬威哈啦 渣滴。 的省思: 把滴桑卡 優尼熟 誰納沙裡 把滴哇哇咪,哇哇貼哇 習搭沙 把底咖搭 哦,溫哈沙 把底咖搭呀,湯沙嗎嘎沙哇搭打把喜玲沙把桑啦把沙裏 把底咖搭呀,哇哇貼哇 伍賓把裏沙呀威搭啦裏 把底珊拉納嗎唐。…
本篇文字探讨了对衣物、饮食和所的深刻省思。衣物是为了抵御寒冷和炎热,保障行者的安全;饮食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促进修习的重要因素;所则是避寒挡风的庇护。通过这样的省思,行者得以反思自身需求,消除不必要的执着,追求内心的安宁。唯有…
住的省思與藥的省思
18
住的省思與藥的省思
的省思: 吁塔把渣夷把哇打嗎囉,他賭馬打威當,吁替湯誰納沙囉 打徒把噴差勾渣 補卡搜 他賭嗎搭勾,尼沙兌尼七窩順優,沙吁尼把納以嗎尼誰納沙納尼啟庫差尼呀尼,以荆 補底噁夷把塔哇 阿底威呀 啟苦差尼呀尼…
本文深入探討人們對生活和藥物的省思,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心靈的寧靜與智慧。文章中提及了誦經的儀式和虔誠的心態,強調了心靈修行的重要性,讓人在深思中得到啟發。透過誦念經文,各位修行者得以感受到三寶的宏恩,進而提升自我的修為。透過這些反思,我們學會了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平和,並應用這些智慧於日常生活中。
四資具取用後的省思
33
四資具取用後的省思
… 這個身體,讓它能够支援 生存下去、令不損傷、以 便助于修習覺行,依照如 此的實行,我將消除有 的(<鐵>)感受以及不今新 的(<脂>)感受產生、這樣 我才不致(生理上)安心、 而得以進的安定。 的省思: 今天我所用過的任何房 屋以及,尚未經過省思的, 那些房屋、以及,是為了 排除寒冷、為了排除炎熱,為了抵御惡風、烈日、 蚊、蚋,以及一切爬蟲之 類的侵擾,同時也是為 了防御惡多的天氣所引起的 …
本文探討了四資具的使用與省思,包括衣物、飲食和居所。衣物的選擇不僅是為了保護身體,也要考量其精神意義;飲食的選擇應該注重健康與修行,而非純粹追求美味或享受;此外,居所則是修行者的庇護所,需保證安全與舒適。透過對這些資具的反思,作者強調實踐在生活中自我省思的重要性,以達到心靈的安定與精進修行。這些觀點符合修行者追求內心平靜的理想,促使讀者深入思考日常生活中的選擇。
หน้า14
42
修功德福报的地方 在佛轮中心时,奶奶祈望着它是圣 地。纯洁和清静,可成为众人修功德福报 的地方。可让人人来修行,在离去时有收 获并带着明亮清净的心归去。 日期不详
啟蒙老師們的世
88
啟蒙老師們的世
啟蒙老師們的世 父是使她在佛法事業上有所成就的恩師。「彥」 對通素師父致以至高的尊敬。在「彥」在北境 寺的期間,她們都在一起,有如良師益友。 當祖師還在世時,通素師父被委於在泰外 及國內各地弘法之職,她經常要離開深修工廠 數天,到偏遠的地方去弘法。因此,通素師父 對靜坐探索的進度失去了連貫性;…
本章探討通素師父與弟子彥之間的師生關係以及彼此如何在佛法傳承中互相支持。通素師父因弘法需要經常外出,而彥始終陪伴在側,協助她更新靜坐進度與分享生活經歷,從而在全國各地推廣法門知識,讓更多人學習靜坐。此段關係不僅是師徒之情,更是深厚的友誼與相互扶持的典範。通素師父回到寺院後,則是她恢复精力和分享經歷的寶貴時刻。
毫的無私奉獻
89
毫的無私奉獻
猶一無二 而「毫」也會把靜坐探究的進度與她共享。 1960 年,祖師剛生不久,通素師父瑜 惠了子宮頭瘤。當她的病情很嚴重時,就必須 進西醫呤醫院。在病情稍有好轉時,她獲准 在北疆專的精舍裏休養。但,是,最終她的病情 惡化了,醫生認為她已無藥可救,要她留在自 己的精舍裏靜養。這病的未期病狀是很恐怖 的,大量的血和腦從子宮內流出,發出…
這段文字描述了「毫」在通素師父重病期間的無私照顧。1960年,通素師父因病情嚴重入院,在康復後返回精舍靜養。隨著病情惡化,她出現恐怖的病徵,許多志工因無法忍受惡臭而離開,唯有「毫」留下,願意無微不至地照顧她。毫為師父洗衣及擦身,始終心懷感恩,毫不感到厭惡。這樣的情誼與奉獻令其在艱難時刻成為唯一堅持的支持者。
法身寺的建立
141
法身寺的建立
…力資源以及財務問題也將會隨著而來。 很明顯的,優秀的人才是法身寺的優勢。法勝大師說:「執行這份工作的⼈,一定要富有愛心,以及奉獻的精神,隨時準備為工作而奉獻他的生命。」為了使大家更瞭解工程計畫的進行,持大師下定決心,堅持親自建設寺院,為大家提供一個,靜坐和學習佛法的理想地方。 他祈求佛陀加持,期待有人到寺院來時,看到法師們的德行,會受到啟示而伸出援手,幫他持大師推動計畫。建寺之初,只有一片 14…
…資源及資金來源。雖然資金和人力資源的計劃尚未完全擬定,但法勝法師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工作計畫。優秀的人才是法身寺的優勢,法勝大師強調,執行該計畫的人需具備愛心與奉獻精神,甚至要準備為工作奉獻自己的生命。持大師堅持親自建設寺院,旨在打造一個靜坐和學習佛法的理想場所,他期望佛陀的加持能吸引更多人來協助推動這個計畫。當寺院建立之初,僅有一片荒地,這一切皆由這份願景推動。
改變環境以促進靜坐修行
142
改變環境以促進靜坐修行
八十英敬的廣闊稻田,這裏的土壤並不肥沃,無法種植樹木來遮蔽。持大師必須改變其環境,方便大眾來修行靜坐,於是,他需要種植大量的樹木來遮蔽,以及特別設計水道網路,使寺院的環境變得寧靜,使它適合靜坐。 在這個階段,寺院的資金並不充裕,所以當獲贈土地之後,廖老奶奶邀請…
文章講述持大師如何在八十英敬的廣闊稻田中,面臨不肥沃土壤的問題,透過種植樹木和設計水道網絡,改變環境來促進靜坐修行。廖老奶奶邀請佛法實踐之家成員參觀這片荒蕪的稻田,並計劃進行挖掘水道和填高土地的工作,最終形成…
法身寺的建立
151
法身寺的建立
…達奇沃法師表示,他想教導佛法理論,並通過實踐以巩固他們的信念。“這是培育寺院基本人員總藍圖的一部分。其實這也是殘老奶奶借助外來的機會來訓練他,讓他一出去就承襲此任務。 為了推廣與增強大眾對佛教的信仰,持法勝法師讓到寺院來的小孩和成人,學習世間法和佛法。持大師結合兩種知識的重要性,而有了一句座右銘:“知識與德行一定要並重。”持法勝法師開始設計培訓課程,在年輕人還沒未學習世俗教育,先向他們灌輸道
法身寺的建立旨在提升年輕人和大眾心靈的品質,教導佛法理論與實踐,強化信念。達達奇沃法師與法勝法師強調知識與德行的並重,促進佛教信仰的推廣與傳承。透過設計培訓課程,讓年輕一代在學習中吸取世間法與佛法的智慧,為社會貢獻更多的正能量。這些努力不僅是對傳統的承襲,也展現了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法身寺的建立與靜坐訓練
153
法身寺的建立與靜坐訓練
…院的長老法師。 訓練營的活動,造就了許多年輕的弟子成 為了寺院的成員,受到大眾的推崇,吸引了 許多人不停地前來參加。這些純真的青年接 受了培訓後,都有能力成為佛教的領導者, 給寺院帶來了自豪與自信。 持大師尋找具有學位的大學生,使靜坐 成為他們生命的基礎,提高個人的素質,進而 吸引有興趣的人參加,當這些高素質的人數日 益增加時,那些有信念,有金錢來護持的人, 也會隨著增加,青年輕的弟子也會給予寺院…
法身寺的建立過程中,靜坐訓練成為重要元素。訓練營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使他們在靜坐中取得成就,最終成為寺院的長老法師。持大師注重選擇具有學位的年輕學生,讓靜坐成為他們生命的基礎,提升個人素質,進而吸引更多有興趣的人參加。隨著高素質弟子的增加,寺院的支持者也逐漸增多,法學社在各大學蓬勃發展,成為佛教與年輕人之間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