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หน้า1
17
分享同一个梦想,就要一起学习,体验静坐。然而,人之间无法有效沟通。我们在沟通上,还有许多障碍,例如:风俗、传统、文化、语言和地区。如果能跨越这些障碍,让全世界的人们知道如何让心静止,我们会享有真正的世界和…
หน้า2
29
我的梦想是全球家家户户都能以卫星转播一起静坐,我们一起证明得内在的快乐,看到内在的光明,进入体内真谛的身体「法身」。这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我仰赖卫星转播,分享了全球《梦中梦幼稚园》学生的静坐经验。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背景,一起静坐,合而为一,修善行,超越国际。
หน้า3
65
后,能很清楚地观察水晶球,犹如自然地用 眼睛看,用耳朵听。如果能不断练习,心会 快乐与健康;不论学习或工作,在物质与心 灵世界上, 都能有所成就。 许多学习静坐的人,在事业与学习上都 非常成功。分享他们的故事,这些人在生活 上成功地运用静坐,享受它所带来的成就与 快乐。 65
从痛苦到治愈: 帕笛斯基的故事
119
从痛苦到治愈: 帕笛斯基的故事
我的名字是帕笛斯基。五十二岁的美国人,职业是注册护士。我在天主教的传统环境下长大,为了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需要广泛地学习圣经。我对我的生活、家庭与稳定的事业感到相当快乐。然而,在二零零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我的爱儿在一场意外中丧命了。那莫大的痛失爱子经验是我无法形式的!我感到犹如一颗核子弹在生命中爆发,如此孤自承担生命中「拥有的」都毁坏了。有如孩子之痛还不足够,在八个月内失掉两份工作。我失去收入与几
…基的生活故事,他在失去爱子的痛苦后,通过信仰与静坐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治愈。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与失落,他最终在2005年获得了重生的希望,开启了新的修行之旅。作者强调了静坐作为一种主要的治愈方法的重要性,分享了在逆境中坚持信仰与愿望的力量。通过该经历,帕笛斯基展示了如何在痛苦中寻找到生命的意义与内心的平和。
Journey to Joy
190
Journey to Joy
Here's the extracted text from the image: --- **Journey to Joy** 这算是我的运气,经历这般多层面的生活,包括在专业领域,在医疗科技领域担任执行人员,老师与牧师的职责。在我成为基督教徒之前,曾在泰国的乌汶,由法师广泛地教导,学习佛法。 我重复地见证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一种信条到另一种信条;所有的人,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不同文化与信仰之间的经历,探索个人的内在和平与幸福感。作者曾在医疗科技领域工作,并担任老师和牧师,分享了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的交流。交流中提到了一位好医生的职责,以及治本与治标的理念,反映出医学的深刻意义与对生命的理解。同时也展示了人与人之间在寻求幸福的共同愿望,无论在亚马逊还是华尔街,幸福的追求是普…
หน้า6
243
坐经验好不好的日子。有一本日记,注意静坐经验如何迈步。把这本修行日记,当成你的静坐导师。 分享慈悲心 分享慈悲心是我们每一天所该做的,包括在每天静坐前后。在静坐之前,一段简短的时间分享慈悲心,让我们的心感到柔软与开阔。分享慈悲心改善我们的静坐经验。在静坐后,进行简短发慈悲心的时段,将修行后心中…
探索死亡后的神秘世界
3
探索死亡后的神秘世界
人的死亡去向,是世界上神秘的存在。这个问题困扰着人们已经很久了。直到佛院出现,在两千五百多年前6月15日满月的午夜,圆满的证悟了生死明(―明之一),清晰的看到了众生的生死轮回,见见众生在死后又在某地区重生,感到善业与恶业的回报,为那些曾经造下的善恶业,享受快乐或感受痛苦。死亡后的神秘世界就在那时曝光。 2545年5月9日是「梦中梦幼稚园」的生日,幼稚园的学生们有机会个案研究(CASE STUDY
…教的出现揭示了生死轮回的真相,人们在死后根据善业与恶业的回报体验快乐与痛苦。在「梦中梦幼稚园」的案例研究中,学生们通过自身及亲人的经历探索生命的意义,明白今世的果实与前世的业相互联系。自节目开播以来,分享了超过1100例案例,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因果法则,从而更加珍惜生命,行善积德,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困扰。了解这些理念,能让初学者更加意识到言行的影响,产生羞愧之心,谨慎地生活,体现佛教因果法则的重要性…
翻譯與學習:法身寺與祖師的啟示
4
翻譯與學習:法身寺與祖師的啟示
本書的內容版權全歸法身基金會所有。 有關此書任何部分,在未經出版者許可的情況下,都不能翻版或刊登在任何檢索系統或以任何其他方式播放、複印、收錄。 譯後感: 從新加坡到法身寺大約有一年多了。這段時間,我協助翻譯「夢中夢節目-一個案研究」的中文字幕。從中學習許多,生而為人該做的事一行善積德。我也閱讀了祖師的自傳(中文版)發覺祖師的偉大。但我卻沒法從書籍記載(中文版)上多了解法身寺創辦人一肩老奶奶的生
本書內容版權全歸法身基金會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版。作者在書中分享了在新加坡與法身寺的經歷,協助翻譯「夢中夢節目」的過程中獲得的啟發和學習。同時深入閱讀祖師的自傳,感受到其偉大;並對法身寺創辦人的生平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翻譯過程中,作者希望引起更多人對法身法門的關心…
หน้า9
9
…純淨,進而產生了自私的心理,渾為各種情緒的倚偶。 如果人生只能在世俗的洪流中隨波逐流,那確是一件令人傷心的事。唯有靜坐是實在的,它不單單只是空談關於功德和好處而已。 這是一位終身研習靜坐的人,分享的經驗。靜坐使人過著圓滿的獨身生活。這也是在佛教裏,出家或所推崇的生活方式。擁有這種純淨思想的人,在如今這個世上已是很難找到的了。想再找到這種人的機會,也已經隨著時間逐漸消失了。因為現在的社會,人人都…
啟蒙老師們的世
88
啟蒙老師們的世
…康時,會到全國各地, 教導各階層人士學習靜坐;因此,她的弟子 分佈全國各地。每當她出外回來的時候都是 精疲力盡,因此她在寺院的時間就是讓她恢 復精神,以及與「彥」故舊的最佳時刻。通素 師父經常與「彥」分享周遊全國各縣的經歷,
本章探討通素師父與弟子彥之間的師生關係以及彼此如何在佛法傳承中互相支持。通素師父因弘法需要經常外出,而彥始終陪伴在側,協助她更新靜坐進度與分享生活經歷,從而在全國各地推廣法門知識,讓更多人學習靜坐。此段關係不僅是師徒之情,更是深厚的友誼與相互扶持的典範。通素師父回到寺院後,則是她恢复精力和分享經歷的寶貴時刻。
屢老奶奶與寺院的建立
138
屢老奶奶與寺院的建立
生持八戒,至於男生,大部分都想終生出家。當時就有大約十位法師或義工在寺院裏,幫忙屢老奶奶建築寺院。從舊照片中可以看出,今日寺院的所在之處,在當時是一片荒蕪之地。這些人對佛教事業忘我的付出,令人敬佩!在他們的努力之下,終於成功地把寺院建立起來。屢老奶奶常常說自己是個百萬富翁,這不是以西方的經濟價值來衡量,而是以佛教徒的價值觀來評定。同時也不是以數目來來計算,而是以信仰和善意結合的寶貴人材來考量。當時
這段文字講述了屢老奶奶和她的弟子們在艱苦條件下建立寺院的努力。儘管當時環境荒蕪,他們卻全心投入,令人敬佩。屢老奶奶認為富有不在於金錢,而是信仰與善意的結晶。為了募款,她的弟子們出版了「邁向幸福」一書,分享修行經驗和建立寺院的目的。屢老奶奶的故事鼓舞著其他人,展現了佛教徒的價值觀和信仰的力量。
心灵与世界和平的联系
215
心灵与世界和平的联系
…对这世上的众生人类都充满了爱心和善愿。 让你的心与众生产生联系,让他们都能得到快乐,让世界各国都繁荣昌盛,且世人都要为了全人类谋求真正的快乐与和平的意思。让你的心的静止于你身体中心点的那股纯净的力量,分享给那些也受战火蹂躏的人们。让他们都能将痛苦转变成快乐且因此快乐持续下去,让世人能停止自相残杀。让人心从他们那黑暗的一面转变成充满爱心与慈悲。 经过静坐所产生的纯净力量,是一种纯净的能量,这能量静静地扩…
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内心的纯净力量扩大心灵的范围,与他人产生联系,推动快乐与和平的理念。通过静坐与冥想,人们可以让内心的爱与善愿传递给所有众生,转化痛苦为快乐。旨在消除人类心中的黑暗与缺陷,代之以光明和希望,促进真正的世界和平与繁荣。让我们共同努力,改变这个世界,创造一个和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