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冥想與正念修行
114
冥想與正念修行
‹一› 先頂禮佛、法、僧三寶,然後跪在佛像前,受持五戒<或八戒,隨個人發心〉,並真地持守戒條。 ‹二› 收攝意念,回想這一生當中,自己所做過的功德善行,讓心情愉快舒暢。任何做了、看了、聽了、或回想了會造成心情不安的事情,都應該避免。 ‹三› 盤腿靜坐,把右腳盤放在左腳上,右手手掌放在左手手掌上。右手的食指抵在左手的拇指,然後平放在腿上。輕輕閉上眼睛,讓上下眼皮剛好合起來,但不要過於緊閉。身體坐
本內容探討如何在冥想過程中保持正念,藉由五戒的持守與良好心態的建立,帶來內心的平靜與安寧。首先,透過禮敬佛法僧三寶,進行五戒或八戒的誓願,並在靜坐中保持正念,釐清自己的善行。其次,想像水晶球作為冥想的目標,營造愉悅的心情,並結合默念佛號以穩定心神。這些方法旨在…
冥想與心靈平靜指南
117
冥想與心靈平靜指南
注意事項: 一、不用用力,不施加一切壓力。例如:避免緊閉眼皮或擠壓眼球附近的肌肉,避免緊繃手臂和胸部的肌肉,全身必須充分放鬆,因為不論身體哪個部位用力,都會使心離開中心點,而去注意緊緊的那個部位。 二、不用存在想見的心理,保持心情平和的中道,護持正念,時時不忘憶念定心的目標及默念佛號。不必擔心何時才能見到光球,時候到了它會自然顯現出來,猶如日出日落等自然現象,是無法催促加速的。 三、不必觀察呼吸的
本內容提供了冥想過程中需注意的幾點要素,強調全身放鬆的重要性,避免用力和不必要的壓力。講述了在冥想時無需焦急期望成果,要保持平和心態並護持正念,盡量隨心而行。指導讀者不必集中注意在呼吸上,而是專注於心靈的光明,並於日常生活中持續保持心靈的安定,無論身體的姿態如何,專注於佛號並想像清淨的水晶球,使心靈長時間保持在中心點,最終達到靜心…
住的省思與藥的省思
18
住的省思與藥的省思
住的省思: 吁塔把渣夷把哇打嗎囉,他賭馬打威當,吁替湯誰納沙囉 打徒把噴差勾渣 補卡搜 他賭嗎搭勾,尼沙兌尼七窩順優,沙吁尼把納以嗎尼誰納沙納尼啟庫差尼呀尼,以荆 補底噁夷把塔哇 阿底威呀 啟苦差尼呀尼 差央滴。 藥的省思: 吁塔把渣夷 把哇搭嗎囉 他賭嗎打哇威當,吁提庸 可拉納把渣呀弔沙差巴立卡搜 搭他巴噴差勾 渣 普卡搜 他賭瑪搭勾,尼沙兌 尼七窩順優。沙坡 把納央 可拉納把渣呀 壞沙差把立
本文深入探討人們對生活和藥物的省思,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心靈的寧靜與智慧。文章中提及了誦經的儀式和虔誠的心態,強調了心靈修行的重要性,讓人在深思中得到啟發。透過誦念經文,各位修行者得以感受到三寶的宏恩,進而提升自我的修為。透過這些反思,我們學會了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平和,並應用這些智慧於日常生活中。
滴水盈紅的修行智慧
126
滴水盈紅的修行智慧
滴水盈紅 滴水尚能將注滿,我們更應該不悔於修行。有何善事、有何功德都要勤修,雖然只是點滴,但日久了就自會圓滿,一點一滴的水,還能注滿水缸;如果不修行,岂不是滴水皆無? 持續不斷地修行下去,終有一天,我們必有所悟。我們現在的功德波羅密尚未圓滿,务必努力不懈,一点一滴,千万别忘情! 別過於擔心別人,我們得為自己多做多修行。因为死亡來臨的時候,誰也幫不上我們,除了我們自己,我們行善,我們修行,獲得
此文強調修行的重要性,指出每一分善行都如滴水般堆積,若不持續努力,善行將無以積累。鼓勵每個人為自己修行,因為在面對死亡時,我們只有透過自己的行為獲得真正的功德。文中提到的心態是:不斷奮鬥,持之以恆,無論結果如何,努力都將帶來回報。最終,修行的意義在於不斷自我提升與累積,唯有實際行動才能獲得收穫,這是保持修行的必要心態
多修功德的智慧
135
多修功德的智慧
多修功德 一位信徒來拜見奶奶,並問說:“想利用一段時間去修行,但是會擔心已經長大的孩子。” 奶奶回答說:“男女生相愛時,感情有如糖那麼甜,可是有了小孩時,每天就會吵架。 如果任何一方都不想負責任,那就不要生養小孩。 有了小孩就必須負起喂養和照顧的責任,怎能遺棄他呢?”奶奶所坦心的是功德,而不會為誰而坦心。 我們体內有善球和惡球,要多多修功德讓善球發亮。每當在事務上發生了狀況,奶奶必定會奮斗到底,
…際關係中的重要性。當信徒詢問關於修行與家庭責任時,奶奶給予了深刻的見解,指出在愛情與責任之間的平衡。文中提到,內心善惡的對比,鼓勵多多修功德來讓內心的善良發光。我們應該在幫助他人之前先自省,並以理解的心態面對他人。任何事情都應真誠與專心去處理,這是尋求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
心靈修煉的藝術
38
心靈修煉的藝術
獨一無二 的努力就會徒然。如果我們溫柔地、輕輕地叫喚母雞,它就會慢慢地向我們走來,東手就撐,輕易地被我們抓住。同樣的,我們是不能強行控制我們的心,相反的,要慢慢地、小心地縱念佛號,默默地觀想。不管你是否能清楚地看到水晶球,這樣,心最後一定會到達一個平衡的靜止點,只有粗魯和愚蠢的人才習慣性地用力,迫使心靜下來。內在的經驗是細膩的東西,學習佛法需要一顆輕鬆、愉快的心。在靜坐的時候,需要輕輕地、恰好打
…,應當保持心靈在身體的中心點,穩定並避免偏離。無論外在因素如何,專注於內心的平靜,才能達到真正的靜止與平衡。透過持續的努力和不懈的練習,最終能克服內心的障礙,達到深層的放鬆與專注。只需保持輕鬆和愉快的心態,便能深化對佛法的理解。
獨一無二的修行
55
獨一無二的修行
獨一無二 帳卻破了一個很大的洞,大到根本無法防止蚊蟲的侵入,但她還是感恩地收下,然後她把帳洗乾淨,並把破洞給補好。 即使分配到的床的床腳都已損壞,床墊發出惡臭而且還寄生了臭蟲,但她並不生怨恨,因她認為床只是讓她能有充足的時間休息,進而能專心靜心修行而已。於於是怎麼樣的床並不很重要。她不是木匠,但卻儘量地修好那張床,至少使它能再使用,她把那張床擦亮到如新的樣子。晚上,當她睡在床上時,那些臭蟲就一隻
在困難的環境中,一位女性修行者面對破損的帳篷和蟲害的床墊,卻始終保持感恩的心態。她不僅修補了洗乾淨的帳篷,也不在意床的狀況,因為她認為床的真正意義在於為她提供休息的機會,以便她專心修行。雖然臭蟲不停叮咬,讓她夜不能寐,但她並未因此煩躁,反而找到方法減少困擾,真正展現出堅韌的精神…
北懷寺的新學徒
56
北懷寺的新學徒
北懷寺的新學徒 便把它們抓起來,放入痲藥內,然后用一張紙 把痲藥蓋住。到了翌日早上,她就把那些臭蟲 拿到別處去釋放。每天她就如此這般地做著, 直到她的床墊上沒有臭蟲樓息為止。通過這樣 的方式,她的床變得清潔乾淨了。 在餐堂用餐時,那些寺院的常住都不願與 「鱷」同桌,因為她的外形太枯瘦了,連全身的 筋骨都露了出來。他們都嫌棄她,甚至懷疑她 患了結病毒,不想與她太接近。即使在分配食 物時,他們也粗魯
故事描述了一位在北懷寺的女學徒「鱷」的艱辛生活,她克服了周圍人的嫌棄與保持清潔的挑戰。她獨自清除床墊上的臭蟲,保持環境的整潔,並且對同伴的不滿和排斥持有包容的心態,專注於自己的修行動機,感激祖師所賜的每一餐。這段經歷讓她學會了堅持與感恩,成為一個更加成熟的修行者。
深修禪堂的內在成就
70
深修禪堂的內在成就
深修禪堂 「如果你想吃槐樹,可以在你肚子內的中央點找到;如果那是你想要吃的,就在你肚子內的中央點觀想吧!」於是,她再次嘗試在身體的中心點觀想想槐樹。第二天早上,有位原本她從不認識的人買了槐樹,供養給全寺院的人。從這裏,她作出了總結:身體中心點是生命中「成功」的起源。如果任何人能各自專注在自己體內的中心點,任何想要實現的事,都會實現,而無需向外尋找。 儘管當時的「皈」年紀並不大,但她卻有如一位老
…中各種願望的關鍵。她的觀察顯示,當每個人都專注於內心,而非向外尋找時,將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此外,她的性格使她在修行過程中保持平靜,並贏得了祖師的信任。這段經歷不僅展示了修行者的內在實踐,還強調了寧靜心態對於成功的重要性。
詹師父的慈悲與靜坐教導
98
詹師父的慈悲與靜坐教導
…找她幫忙的人,在回家之前都能學到靜坐的知識。 她以充滿慈悲的心,對待那些來尋求幫助的人。她對他們一視同仁,儘量地以法身法門的知識來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即使有些人來求助的態度很不禮貌,或只是抱著不辦一試的心態,她仍然會盡力幫助他們。為了幫助他們,她需要到天界和地獄去,這種穿梭天地的境界,對她來講是很平常的,猶如從精舍走到 103
詹師父以其獨特的方式教導靜坐,幫助因健康問題或生活困境而來尋求幫助的人。她以慈悲之心對待每一位求助者,無論他們的態度如何,都以佛法的知識協助他們解決問題。詹師父甚至會穿梭天地,跨越生死界限,為了確保每位求助者都能學到靜坐的技巧,回家後能得到內心的平靜與解脫。無論何時,她的教導都充滿光明和希望,成為許多人心靈的寄託。
一代導師的執著
102
一代導師的執著
一代導師的執著 就步上屋頂。這是我親眼看到的,但卻不 明白為什麼會這樣。我曾就這件事向無數寺 院的法師請教過,但他們都不能給我一個滿意 的答案。有些人的答案是「可能是這 樣……」,有些說那是我的幻覺。」當時「箴 師父」閉著眼,靜靜地在聆聽。在場的人都在 等待「箴師父」怎麼回答。 「師父!你認為我所看的,到底是什 麼?」那位男士剛問完,「師父」就張開 雙眼,看著他說:「你所看到的是一隻餓 鬼。那只餓
…死後親人的看法。通過這個故事,揭示了人們面對靈異時的不同態度與理解。正如修行者所說,對於失去的親人,有些人可能因為無知而不願接受事實,卻不知這對他們的靈性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這篇內容探討了面對靈異時的心態及成長的重要性。所有的思考最終引導我們重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意義。
寺規與修行的紀律
158
寺規與修行的紀律
獨一無二 任何遊戲。 8. 禁止擅男女關係或算命等不軌行為。 9. 不經批准,不能在寺院內放生。 10. 衣著要端莊,舉止言談要斯文,不能高聲喧 嘩,或隨意躺臥在寺院的任何地方。 漸漸地,法身寺因此比其他寺院,更具有嚴謹 的紀律和知名。 該老奶奶格地遵守她所列出的寺規。身為 寺院創辦人的她,依然保持謙恭,從未以住持的 法師自居。她如有機會教導他人,必會謙虛地 說:「這些日子,我只是個寺院的住客,必
…強調修行者應遵守的行為準則,如禁止擅男女關係和算命、衣著端莊、不喧嘩等。創辦人藉由自身的行為詮釋了謙遜的重要性,並始終保持對他人的尊敬與服從,即便身為住持的師父,仍謹遵寺規,展現出良好的示範。懷著尊重心態面對每一位寺眾,老奶奶的行為成為其他修行者的榜樣,使法身寺更具嚴謹的紀律與知名度。
有修行的企業家之所以能勝一籌的原因
202
有修行的企業家之所以能勝一籌的原因
有修行的企業家 之所以能勝一籌的原因 【有修行的企業家和没有修行的企業家, 其不同點在于:首先,有修行的企業家乃是 以宁静的心去思考及計劃各項事物的,所以 其結果既彈性又決断,能够确保成世界知道 過程中所注意行的事情,不會猶豫或坐立不安。其次,當脫修行之後,便不會認為同 企業是我們的敵人或是競爭對手。 師父的教導使我們了解因果律與业 障的道理,亦即我們生命中的種種偶遇都是 因于过去的行为造作。
…修行的企業家不同,他們不視競爭對手為敵人,而是認識到彼此都是生命中共同經歷者。師父的教導讓他們了解因果法則,因而能專心行善積德,避免壞行為,使得在逆境中也能不受他人攻擊而生氣。透過修行,他們能以開明的心態和他人相處,保持內心的和諧。所有的偶遇皆是過去行為的結果,讓他們更能接受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機遇,從而在企業界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