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หน้า1
129
心力旺盛 有时心力旺盛。有时心力变惫,因为还有领悟藏藏在心里。所以宗近善知识与修波罗蜜的日体是有其必要的。当心力衰时,听法师开示。或者看到志同道合的图体在努力修行以除烦恼。将使我相心力高昂。能够坚持修炼行下去,最终除尽烦恼为止。 扬州25.7月8日 1日
หน้า2
133
修行者心力高昂 修行者能使心力高昂,能与神的呼唤相呼应。不被任何事务所动摇。然后心力是内在生产的力量,不必刻意去制造。 要勇于奋斗,不要认为什么是障碍,即使有障碍也是用来磨练、锻炼心志的。 要勇往直前…
หน้า3
134
修行是心的洗澡 我们必须自我数导, 持戒不断地修行静坐,从 不缺席。因为修行讲坐是 心的养粮,如同我们时刻! 要呼吸的空气就是莫天莫 吃的食物一段。 修行静坐也能保护 我们不受外界有害物的侵 犯,也…
หน้า4
61
从当日到今日,奶奶那双摆放在住所前的白鞋, 依然清晰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今天,耳朵虽然永远 都不会再响起奶奶要我将鞋子摆放整齐的声音,但每 当看到寺内前来修行的善信的鞋子在地上一双双、一 行行整整齐齐、前后头尾有秩有序地排着队的时候, 我眼前又会映现当日奶奶住前的那双白鞋,我知 道,那是永远不会已我心海里消失的美丽画面!
หน้า5
141
來自寧靜的力量 持續修行的結果,便是我們將有足夠的心力,幫助我們克服種種磨難,我抗各種挑戰人心的事物,因為每天都有來自寧靜的力量。一天也不能少。這是每個人都要去把握在心的事呀! 佛歷2549年5月10日
หน้า6
151
生命的目标 居士首先必须要知道的事就是,我们生来是为了证入涅盘。 当明确知道这个目标之后,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也就是说在工作赚钱之际,也要兼顾修行。 当醒醒后,就要遵经礼佛,并且打坐使心平静下来自,如此便可在出门工作之前,做好心理准备。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当回家后,哪怕前,也要诵经礼佛和打坐,以净化身…
หน้า7
155
工作 无论何时何地,在 行、坐、卧我都专注,不 要让任何事情成为你的障碍。 修行是心的工作,但 这项工作却不必在任何粗 重的东西,只要轻轻忆念 透明的水晶球或佛像便是 在修行了。如同在开车的 时候,身心各邮份都要同时一起工作。 佛历2546年8月28日
克服危机的心灵修行
198
克服危机的心灵修行
…己的名义去贷款,以 确保公司的正常营运。此外,还必须跟国外 的债主洛雀,请求他们给予通融,好让每一 个环节能够逐步松开。如此之后,才得到度 过那一次危机。我可以信心满满地说,我 之所以能够度过,是由于修行静坐的功 德来扶持我。
在佛历25442年,我面临多重困难,心乱如麻。我有幸在师父的指导下修行,他教导我保持正念,静坐,发出慈心。尽管公司遇到严重危机,我也要贷款以维持运营,并寻求债权人的宽限。最终,透过静坐修行的功德,我成功度过这次困难。
有修行的企業家之所以能勝一籌的原因
202
有修行的企業家之所以能勝一籌的原因
修行的企業家 之所以能勝一籌的原因 【有修行的企業家和没有修行的企業家, 其不同點在于:首先,有修行的企業家乃是 以宁静的心去思考及計劃各項事物的,所以 其結果既彈性又決断,能够确保成世界知道 過程中所…
修行的企業家能在商業環境中脫穎而出,因為他們以寧靜的心思考與計劃,能保持彈性與果斷。與沒有修行的企業家不同,他們不視競爭對手為敵人,而是認識到彼此都是生命中共同經歷者。師父的教導讓他們了解因果法則,因而能…
หน้า10
215
并且以【修行静坐】获得成功 于是经理让我折掉【天天帮使官】的广告。另外还增加了商品的种类,使客户有更多选择。后来 Home Pro* 公司增加了3-4%的利润,担当于原本的三到四倍。目前已经扩展到二十九家分店。…
牺牲与事业的平衡
216
牺牲与事业的平衡
牺牲与事业 同时培养 乃是我给自己与同事的 最佳礼物 「当各种危险——成为过去,我能够确认的是,是我在修行诵坐未度过那些危机的。除了我还能看到的是,在各种风暴来袭的时候,身边的人以及公司的同事都深受影响。我们仍是在同一艘船上的人,我们总是一起来面对问题,一起拔剑奋战。因此我想,除了我自己之外,还该让每个人…
本文讨论了在面对工作压力和挑战时,如何通过冥想和内心修行来保持心灵的清净与平衡。作者强调冥想的重要性,并在办公室推动每周的修行活动,以促进同事间的合作和情感支持。通过集体打坐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使团队在同一艘船上共同前进。
หน้า12
53
就在将供养的金钱分类的时候,奶奶跟我们谈起了过去——那段在咱们北槎寺修行的时光,那段建法身寺的日子,不知经历了多少艰辛与严酷的考验。 奶奶说:“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奶奶都会依靠所修过的福德来排解。建寺立庙这项大计划,奶奶也同样要依靠修过的功德来促进其实现。没有功德,没有…
หน้า13
230
…我在佛历2526年曾经为了国、向功德、给父亲而去出家、在佛历2537又为了、吴的、再度出家、这两次都是在班加姆波、哇(菩提寺)出家、虽然事一次出家都只有、短短二十天而已、但是我都完全把提这些时间、步心修行打坐。 以前我的妹妹,也就是婉娜婆婆(普译),曾经在当或的善知识、让我认识了法身寺,从我第一次到法身寺开悟,就感电自
功德与生命意义
236
功德与生命意义
能做到此, 是因为「功德」 我有信心,生命的结局一定会如我 心所愿的那样,基于我以往累积的功德和现 世所修的功德以及持续修行的心力。现在, 我认认为生命很有意义,因为明确的生活目 标,而从今以后,我必须尽可能去做的就 是,积极累积功德直到我到达目的地为止。 也就是说法的完美。 我们会愿望落空,缺失良就,都是因为 过去世忽…
本文探讨了功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生目标的影响。作者认为,通过积累功德,可以实现心中所愿,使生命变得有意义。他反思了过去的忽视,强调了在佛教环境中学习和修行的重要性,并呼吁将世俗财物转化为功德,以便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和智慧。完善的法与修行也被提及,指向超越世俗的生活。
设计自己生命的教导
237
设计自己生命的教导
从师父的教导中,了解到我们是自己生命的设计者。因为,我的天的生活都不放弃,不会让什么事情来不及做。全心全意勇往直前,用布施,持戒,静坐善设,设计好生命。我深信,过去和现在是设计生命的关键。如果今天做得好,明天就一定会是好日子。我们在这个上的时间并不长久。每一个今天都是最重要的日子。什么事情会让自己变得快乐,并且不会损及他人,还能够利益融社会,那就要赶紧去做。 在打坐的时候,我曾会问【大藏佛理论】
通过师父的教导,我们了解到自己是生命的设计者,强调过去和现在是设计生命的关键。每一个今天都极为重要,应全心全意追求快乐,同时关注利他。打坐中提及了国关先生的观点变化,从无宗教信仰到相信通过修行寻找宇宙的意义。www.dmc.tv
หน้า16
238
第一天我忍不住问阿圆先生说:「哥哥呀,为什么字书那么黑暗呢?」他回答说:「因为我们在ама的肚子里呀!」我不耐烦地揉着肩膀,同:、『如果是那样,我们为什么还要修行到最高层去呢?』他回答说:「一点也不要把心,魔罗也同样在我们肚子里。」我很满意他的答案就继续闭上眼睛闭行静坐。这让我想到【Men in Black第一集】中,舞里的画面,外星人告诉地球人说,『为什么不…
法身修行中心概览
242
法身修行中心概览
各地法身修行中心 亚洲地区 泰国 (Headquarters) 法身基金会 Dharmakaya Foundation 10 Mu 8, Khlong Song, Khlong Luang, Pathum Th…
本内容介绍了亚洲地区的多个法身修行中心,包括泰国的法身基金会、四川法身禅修中心及台北的法身国际禅修中心。每个中心提供基本的联系方式及地址,旨在为需要了解法身修行修行者提供一个参考。更多信息可访问 dmc.tv。
智者的佛教之路
8
智者的佛教之路
…最大的佛教圣地?怎么能从当年仅有的3,200泰铢微薄的建寺资金,从当初的寸土皆无,得到196泰铢地之后,再扩大到现在的2,000多泰铢地,继而将佛法弘扬到世界各国,并在这些国家建立起了三十三个国际法身修行中心?怎么能从当年一个小小的修行团体,发展到目前几十千出家僧侣、数百优婆塞与优婆夷,以及数十万在家弟子如此庞大的修行团体呢?借大的一个佛教组织,怎可能诸事(小鬼卫生间的清洁方法,大至国际性的弘扬法门的…
本书讲述了一位六十一岁女性的非凡故事,她以微薄资金建立泰国最大的佛教圣地。她从当地的小修行团体发展到拥有数百位出家僧侣与数十万弟子的巨大宗教组织。通过她的领导与智慧,成功地将佛法传播到世界,不断壮大并管理井然有序的佛教团体。这个故事彰显了信仰的力量与组织的智慧,对每位追求内心平静的人都有启…
心灵的纯净与智慧的修行
13
心灵的纯净与智慧的修行
心纯洁清净就能看得出来。 如同这条干净的抹地布, 能够再擦出一层不洁但肉眼看不出来的灰尘,令人能 更请楚地看到净洁后面藏着的不洁。” 这是怎样的一种智慧啊! 只有如此不断修行, 不断“擦拭”,我们 的心才会越来越纯净。 这也让我学到了“果实累累的 种穗”中奶奶“为什么年龄已高,还对身边的人谦虚 有礼”的答案! 奶奶的回忆给了我们太多的感悟和力量。 静静 地想着,奶奶作为一…
心灵的纯洁与智慧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不断的修行和“擦拭”,我们能看到隐藏的不洁。尤其是奶奶的谦虚与礼貌,让我们明白了成功并非仅靠财富或知识,而是需要内心的智慧和慈悲。她虽不识字,却在生活中积累了无量的功德,成为生命中的明月。她的故事教导我们用慈悲…
หน้า20
41
… 听得出奶奶语气的我也不绕道而行,立刻踩着青草地,刻不容缓地向大雄宝殿后面直奔过去。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是一对住在附近的男女,到寺里来谈恋爱! 我耐心地对着他们解释;这里是佛寺,是佛教的修行圣地,如果此来的目的不是修功德或是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