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หน้า1
101
…平与幸福快乐。对他们的生活道德和有效的解决方案,我须小心翼翼,不增添并减少其中的抗拒力。我自己有必要成为一个模范老师。否则,没人会听从我的建议。若没有静坐,我怎么能处理这些呢? 静坐让我感到平静,具慈悲心,我周围的人都感受到我有所改变。在面对情绪起伏时,静坐给我忍受力与稳定力。我的客户们虽然对课程感怀疑不肯定,也能坚持继续上完。
課誡的意義
3
課誡的意義
…喜悅的情緒中,而帶來了無窮的痛苦。 從佛陀時代流傳至今,發掘自心「佛法」的其中一個方便門,即是背誦著佛陀的教義,又稱誦經,因此自古以來就有了朝暮課誦。 誦經培養出先輩們崇高的品性,愛睦鄰,有祥和可親的慈悲心,不作侵害和欺壓他人的行爲。可是倍受無明蒙蔽時,就讓人與人之間產生誤解,失去團結而自相殘害。若能聽聞課誦聲,就猶如聽到世尊所賜予的金言正語,能讓理智清醒過來,願意冰釋前嫌,化解所有的怨恨而握手言和。…
課誡強調內心的潔淨,無法用物質洗滌,只有自我領悟佛性才能解脫心猿意馬的妄想。隨著時間推移,誦經作為一種修行方式,培養出高尚品性與慈悲心,避免侵害他人。聽課誦聲能讓人重拾理智,消弭誤解與怨恨,促進團結。當今國家需要團結與修養,以助於發展。因此,朝暮課誦的實踐依然重要,這本課誦本正是基於此而來。
倉老奶奶的轶事
191
倉老奶奶的轶事
倉老奶奶的轶事 地加以帮忙和指点。曾有位女士神色仓促地 到办公室来拜见奶奶,当时奶奶刚好来到办 公室,便轻声地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位女士以伤悲的口吻问道:「您有时间 吗?我們能在茶斯塔(音译)礼堂交谈 吗?」虽然当时奶奶不太舒服,但仍然走 到茶斯塔(音译)礼堂聆听她倾诉。原来这位 女生有家庭问题。她含著泪倾诉著内心的苦 楚。奶奶聽了一陣子後,便告诉她:「能 生而为人,是很难得的。我们今世是
…雖然身體不適,依然熱心聆聽一位面臨家庭危機的女士的苦衷。她強調生而為人的珍貴,提醒人們要修功德、忍耐,並告訴她過去的身份無法影響目前的生命,現在要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完成學業。此故事反映了倉老奶奶的智慧和慈悲
หน้า4
243
坐经验好不好的日子。有一本日记,注意静坐经验如何迈步。把这本修行日记,当成你的静坐导师。 分享慈悲心 分享慈悲心是我们每一天所该做的,包括在每天静坐前后。在静坐之前,一段简短的时间分享慈悲心,让我们的心感到柔软与开阔。分享慈悲心改善我们的静坐经验。在静坐后,进行简短发慈悲心的时段,将修行后心中所产…
Journey to Joy
242
Journey to Joy
…的心。若我们能整天这样做,心将在每次闭上眼睛时,就能回归到中心点。心会变得更自在、温柔与轻柔般的静止。 第二组,让我们的心积极、专注或让心感受到清新的德行(第二、六、七与九项)。好的德行包括对众生的慈悲——一个微笑与愉快的态度,说正言、能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好德行,也随喜他人与自己 的德行,以及每天回想自己所修的德行。让心熟悉这些德行,我们的心会清澈光亮,不被其他的人事物轻易激怒。随后,我们静坐时也能更…
在《Journey to Joy》中,我们探讨如何通过闭上眼睛静坐,将心灵回归到身体的中心点,从而实现内心的平和与喜悦。通过培养积极的德行,如慈悲、微笑、正言与欣赏他人的优点,我们的心灵将变得愈加清晰与光亮。此外,记录静坐经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静坐的满意与不满意之处,促进自我提升。每一个专注的静坐时刻,都能加深我们与内在自我的联系,使心能够更自由…
獨一無二的修行之路
51
獨一無二的修行之路
獨一無二 凡的個性。他的目光銳利而又充滿了慈悲,顯露出果敢的精神。那天是一個平凡的星期四下午,祖師正在寺院厨房旁的涼亭裏開示佛法。當通素優婆夷介紹「蓮」給他認識時,他抬頭瞧了她一下,然后說道:「你為什麼來遲了?」「蓮」當時並不瞭解祖師這句話的含義…
本文講述了一位名為「蓮」的年輕女子在佛教寺院中的獨特修行經歷。她在祖師的指導下,從陌生的環境開始,逐漸適應並提升自我。在寺院的深修團隊中,雖然面對難以理解的術語和挑戰,蓮努力鍛鍊自己,嚴格要求,並在靜坐中體會智慧。這篇文本揭示了內心的不斷追求與成長,呈現了心靈修行的獨特旅程。更多內容請訪問 dmc.tv。
หน้า7
32
…看见了一个肤色皙洁的人, 有很多动物围绕在他身旁。 国王心里想: 这个人可能是海龙或天人化身, 为了不让他逃跑, 所以国王朝他放射有毒的箭。 虽然苏晓纳三知道是国王向他射毒箭, 但也没有恨恨,反而心存慈悲。 在他往生前,还用悦耳的话语跟国王交谈。 同时,国王答应他, 将终生帮助他照顾眼睛失明的父母。
城市中的比丘与慈悲心
28
城市中的比丘与慈悲心
但是因为住在城市能得到更好的学习机会,乃至僧街、地位等,所以仍有许多比丘住在城市中。 有一回,在挨饿了一整天之后,第二天他依然托空钵。从早到晚辛勤地学习与修行,再加上连续两天没有进食,使得他饥饿不堪,他不禁纳闷道: 当一个人舍弃世间所有的享乐,出家持戒修行以延续佛法的慧命,难道这样的发心反而会使他遭受饥饿的折磨吗? 死亡的阴影再次出现在他的心中,但他毫不惧怕: 如果我因为得不到这些无情市民的布施而
在城市中,许多比丘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机会而居住在此。故事讲述了一位比丘在长时间挨饿后,仍然坚持修行与托钵。他反思出家修行的意义,对于物质匮乏的接受,以及愿意成为他人慈悲心的牺牲者。最终,他在饥饿中看到一只流浪狗,进一步引发他对苦难与同情的思考。这段经历不仅让他思考个人牺牲的意义,也指出了如何通过自身的经历去影响他人。有关城市比丘的更多内容,请访问dmc.tv。
หน้า9
153
…并能够证明此法门乃是正法,这个过程也丰富了佛教文化,使佛教在佛法和修行两方面得以复兴。将这些可证明的殊胜的三宝带给世人,让世人得到幸福、宁静和快乐。 帕蒙昆贴年祖师修波罗蜜一心只为寻找解脱之道,他也慈悲的救度世界,给世人带来利益。即便已经圆寂,他的法波罗蜜依然存在,依旧护持着四众弟子。祖师
佛教正思惟與智慧
25
佛教正思惟與智慧
ilor. Here's the extracted text from the image: --- 請已知已作證出.....復次苦道跡聽已已已修哉。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明日覺。(T2: 103c14-104a2)28 สมยชิ้นพระผูมพระภาคเจ้าตสสกับกิณฑปุงวจคีย์ว่า จักฌ ญาณ วิชชา โพธิ เกิดขึ้นแล้วในย
…了解每一種聖諦的意義與實踐方式,是通向智慧的重要途徑。所有的學習都應圍繞著如何在生活中實現這些原則,特別是在面對困難與挑戰的時候,這些見解尤為重要。佛教強調的這些智慧可以提升修行者對自我及他人的理解與慈悲,最終達到真正的覺悟與自由。更多相關信息,請訪問 dmc.tv。
หน้า11
74
…“我的奶奶,那边哪里有鱼?全部的鱼都挤到这里来了!” 可是,眼前出现的景象,立刻打断了我的思路;我远远扔过去的鱼食竟成了一大群无力与大鱼争拼的小鱼的可口之食!那边成群成众挤不过来的小鱼,也分享到了奶奶慈悲与无私的爱心!
หน้า12
28
佛陀出生第三世 在佛陀修波罗蜜的生命史里, 第三世为苏皖纳三。 所谓「慈波罗蜜」,是指散发慈心, 让众生都得到快乐,这是诸菩萨共同的心性。 菩萨对一切众生都特别慈悲, 无论是对自己有益或无益的人, 菩萨都不分阶级、地位、性别或种族, 以众生为同甘共苦的朋友, 所以菩萨发宏愿要普度一切众生, 让他们脱离生死轮回。 在这一世里,虽然苏皖纳三菩萨被害, 甚至牺牲性命,…
หน้า13
97
玛季达(音译)小姐 (瑞士) „静坐让我感觉到平静,具慈悲心,我周围的人都感受到我有所改变。在面对情绪起伏时,静坐给我忍受力与稳定力。“
静坐与内在的平静
214
静坐与内在的平静
…有真正快乐和觉知的一点。这觉知点是深奥内在智慧的起点,越静坐会更加光亮。你会到达人类身体内纯净的本性。这种纯净性是世界性的,人人都能证明。 当心静止之后,静坐就会带给你快乐。在结束静坐之前,你可以做慈悲观,把善愿带给所有的人,与世人分享你的快乐。首先你要与你的心合一而凝聚在你的身体中心点,感觉你的爱与善愿都与世人分享。让你的心与清净、明亮的水晶球结合为一,赋予众生爱与善愿的力量,让水晶球向身体全方位…
…别于平常的内在的经历,不要兴奋不定,或是让心产生焦虑。只须冷静地观,不要对你所看到的,感到高兴或不高兴。最终,你的心会变得更细腻并稳定于身体中心点,将你带入纯净的本性。心静止后,静坐带来快乐,结束前做慈悲观,把善愿分享给众生。愿众生都能离善,体验高层次的快乐,静坐让我们回归原有的纯净本性,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与生命的美德。
奉献与内在的太阳
11
奉献与内在的太阳
从最初的实实在在,几乎身无长物开始,跨越了无数障碍,即使是面对众多不了解他的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而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得到称赞或任何形式的回报。 他那无忌的勇猛精进与满满的信心,让他成为大众的心中之光。凭借对事物的洞彻,他将无知的盲目,净化照亮,变为快乐。他引导着身边的人们寻求善道,依据佛陀的教导,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 他总是强调,如果世人能遵循这些教诲,世界就能实现真正的
从一无所有的起点,师父用无私的奉献与慈悲跨越了无数障碍,传播佛陀的教导,引导人们追求善道。在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他帮助了无数人,强调遵循诸善奉行与自净其意的重要性,以实现真正的世界和平。他建立的道场吸引了众多弟子,共同为善而努力。师父揭示了‘…
หน้า16
7
…证悟 四方参学 37 功败垂成 38 舍命精进 40 立愿悟道 44 初期弟子的证悟 48 博大精深 49 住锡北槎寺 就任住持 51 重整寺规 52 化解危机 54 纪律严明 56 团结一致 58 慈悲为怀 60 知足节约 62 僧俗教育 64 慎别男女 68 亲任审察 69
蒙昆贴牛尼祖师与北槟寺的传承
135
蒙昆贴牛尼祖师与北槟寺的传承
…扬入法身法门的计划,以及供养比丘、沙弥、兴建与修缮僧察等各种事务。其中他最重视弘扬入法身法门,认为具有无边的利益,超越一切事务之上。 示疾付法 怕蒙昆贴牛尼祖师的一言一行,处处显示出他无量的智慧与慈悲。当第一个病兆出现时,他并不在意自己的来日不长,他真正担心的是:传承入法身法门的人尚未找到,如果缺少这位传人,他圆寂后不久,入法身法门就会在世间消失。 到了佛历二四八七年,公元一九四四年的某一天,有…
蒙昆贴牛尼祖师对北槟寺的未来充满信心,尽管他即将圆寂,仍积极规划弘扬入法身法门。他强调这一法门的重要性,并在临终前表达对弟子的深切关怀,担心法门的传承将会失传。他的慈悲与智慧在教导与关怀弟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关注到法门的延续与弟子的未来。
หน้า18
44
要帮助别人,先要有很多功德 奶奶慈悲悯众人, 老想帮助大家。 想要帮助他人, 自己就得先拥有很多的功德, 所以奶奶也很积极地为自己修功德。 日期不详
功德与生命意义
236
功德与生命意义
…地为止。 也就是说法的完美。 我们会愿望落空,缺失良就,都是因为 过去世忽略了功德。没有尽心尽力去累积功德,我觉得我这一辈子才能够做人是很幸运的 事情,而且可以生在有正念的民族。能皈 到法脉胜师父和慈悲老妈妈,能够生活在法身法门 盛行的佛教国家。所以,应当要赶快将世俗 的财物转换为功德, 转为出世间的圣财,成 为子孙能够继续传承多功德的宝藏。 如果回过头去有成长的过程,虽然我 爱好艺术,但却不能连…
本文探讨了功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生目标的影响。作者认为,通过积累功德,可以实现心中所愿,使生命变得有意义。他反思了过去的忽视,强调了在佛教环境中学习和修行的重要性,并呼吁将世俗财物转化为功德,以便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和智慧。完善的法与修行也被提及,指向超越世俗的生活。
หน้า20
32
…与满足,让 美德渐长相互的爱心。如果有 争执,夫妻该像孩子一般,当两头 孩子对抗时,其中一头会低下,对 抗马上的这种默许的方式,双方都没有任何损失,反而是心灵 上的胜利,夫妻不会成为愤怒的奴 隶。爱与慈悲是相对的;愤怒不该 以愤怒回应,该以冷静来对待。然 后,这对夫妻才会保持健康的婚姻 生活。 —— 法胜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