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การก่อสร้างวัดเจริญภาวนาลอนดอน
56
การก่อสร้างวัดเจริญภาวนาลอนดอน
อาสาสมัคร, ลานธรรมะพุทธบูชา และยังมีอาคาร ที่พักสงฆ์ ซึ่งสามารถรองรับพระภิกษุสามเณรได้ ประมาณ ๑๕ รูป นับว่าเป็นจุดเริ่มต้นอันงดงามของการปักฐาน ที่มั่นในการเผยแผ่พระพุทธศาสนาวิชชาธรรมกาย ไปทั่วโลก ที่ว
…อุบาสิกา ตั้งอยู่ในเมืองโวคกิ้ง ประเทศอังกฤษ การสร้างวัดนี้เกิดจากความร่วมมือของพุทธศาสนิกชนทั่วโลก,希望สถานที่ศักดิ์สิทธิ์นี้จะเป็นศูนย์รวมใจของชาวพุทธและผู้สนใจฝึกสมาธิ ไม่จำกัดเชื้อชาติและศาสนา วัดแห่ง…
หน้า2
3
目次 第一部分: 旅程的起点 第一章: 静坐的共相 12 第二章: 新世纪的老秘密 18 第二部分: 旅程放开怀 第三章: 爱与家庭 31 第四章: 知识与事业 60 第五章: 希望与毅力 113 第六章: 智慧 138 第七章: 和平 180 第三部分: 旅程起步走 第八章: 今天开始静坐 219 第九章: 生活的坐 233 附录 I. 作者简介 248 II.…
หน้า3
8
个人目的或证明得「法身」,那是每个人真正的内在依靠,才是每个人真正的人生之旅,带来幸福快乐与方面的成就。本书也提供来自全球静坐修行人个别的故事。他们都开始了个人的内在之旅,愿意分享个人经验,希望您也能成为幸福快乐的一份子,成就这项不朽之旅。
หน้า4
20
Journey to Joy 中道的快乐 每位世人都想享有幸福快乐,厌恶痛 苦,希望找到真正的满足感。但是有数以 亿计的人们,尚未知晓什么是快乐的真正本 质。那是什么?该如何获得? 两千五百年前佛陀降生,佛给他的生 命,一个试验心灵科学的机会,直到他发掘 了以静坐的方式来行中道。當…
หน้า5
30
第三章:爱与家庭 第四章:知识与事业 第五章:希望与毅力 第六章:智慧 第七章:和平
婚姻的真谛
34
婚姻的真谛
…乎有点目光短浅,因青春与美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负担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夫妇之间的感情会随着之淡化,彼此的不满会增加,磨擦的次数更频繁,直到出现无法协调的家庭问题。另一方面,若我们想结婚,希望找到一位亲密的朋友,能一起行善,迈向转生为人的目标,继续累积功德波罗蜜,这样的期望与结果截然不同。不管年轻或年老,夫妻双方智慧都会增长,珍惜、劝导与鼓励彼此行善,直到往生那天。这样的婚姻,不是以外表来…
在这段旅程中,爱不仅要分享给父母和朋友,也应与伴侣共同成长。真正的婚姻关系不在于外表,而是双方在智慧上的共同提升与支持。通过共同追求善行与积累功德,夫妻之间可以建立深厚的情感,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也能携手共进。这样的婚姻能够超越外在的美丽,创造持久的幸福与和谐,推动彼此在精神层面的成长,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dmc.tv
หน้า7
50
…在公司里,我 领导一个称为【都·锐·米·伽】(音符音 译)的工作改进小组,负责策划、建议、改善工作效率、确保品质和照顾环境。此外,我也负责一个称为【KY】防止工作意外的小 组。 静坐后,我都会许愿,希望工作伙伴之 间的问题消失。之后,我没跟谁产生过任何
หน้า8
113
第五章 希望与毅力
希望与毅力的力量
115
希望与毅力的力量
希望与毅力 毅力的源头 身而为人,很自然地一生中都需要面对正面与负面的改变。不管我们是来自哪种经济环境或社会阶级,都有平等的机会,让我们体验到生命中的危机。痛苦对于人来说是个不变的事实;每个人都需要面…
身而为人,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生活中的正面与负面的变化。每个人都有机会体验到生命中的危机。痛苦是人类共同的真实,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包括挫败、欲望和失去所爱。面对不幸的事件,我们易感到悲痛与气馁,很多人因此选择暂时逃避,如借助毒品、酒精或赌博。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让我们在没有坚强毅力的情况下,更频繁地面临同样的悲痛。我们不能让逆境统治生活,而是要通过增强内心的坚定性来应对
หน้า10
162
… 我常告诉难以相处的学生们,我为他们 祈祷。 其中一位回答说:『我也为你祈祷。』 我回应说:『这是你给我最好的礼物, 因为来自孩子的祈祷更神圣、更受关注。』 年轻人尽管受社会所伤害,却是给予子 希望的一群。我想其实我的心是开放的,认 为新思想是工作上的正面资产。以我丰富的 背景,能向学生指出如何平衡思想与真谛,
陈培菁的静坐修行旅程
165
陈培菁的静坐修行旅程
我名叫陈培菁(肯恩),是个新加坡单身人士。今年四十岁。我在新加坡一家国际电子零件批发公司里担任产品经理。我享受舒适的新加坡生活。一般而言,这是一一般新加坡钻石王老五们,在完成高等学府学业后,希望在人生事业中所想成就的。 大约六年前,我在网球场合,意外地遇见一位多年不见的旧同学。他邀请我学习法身静坐法。我同意,我想寻找让心放心松的方法很久了。现在我在寺院里每天学习静坐与累积【功德】。 在三…
陈培菁,四十岁新加坡单身人士,担任国际电子零件批发公司产品经理。六年前,因缘网球场合与旧同学相识,开始学习法身静坐法。经过三、四年的修习,她已经能够在五分钟内将心放置于身体中央,享受内心的宁静与放松。这段旅程帮助她寻找内心的安定,并在寺院中积累功德。关于静坐的学习与心灵的探索,让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我成长和心理健康。总之,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平静与自我探索的故事。
หน้า12
245
生活的坐 的国籍、宗教与种族。让我们的心与所有的 连接。愿他们能得到快乐,愿每个国家繁 荣,希望世界充满善良,为所有人带来真 正的和平与快乐。让我们静止净化的心,从 中点扩张到世上受到战火之苦的人,能证 得真正的和平。愿每个人停止占别人的便宜 想法,决心将心中的黑暗面转变成友善与忠 诚。 24…
หน้า13
71
…用活著的時間來改變自己。 一天一夜過得很快,一下子就過去了, 合眼、睡眠沒幾次就到了晚上, 我們誕生是為了修波羅蜜,就要拼命修。 別讓我們的心力變弱, 別跪著等待別人的鼓勵, 就如心力軟弱的貧人, 希望你們不要那樣做! 當不知道要看哪本書。70
หน้า14
92
82. 道德的表徵。 常常鼓勵別人 自己所回收的利益,將會比所付出的還要多 而且並不會因此付出,而有所枯竭 鼓勵他人是一種道德的表徵 有德行的人 對人人有良好祝願 希望人人成為好人 這種心念就是道德的表徵 同時也是智慧的象徵 81 年 6 月 9 日 (佛曆 2545 年 6 月 9 日) 91 。當不知道要看哪本書
หน้า15
87
战士要坚强 希望你们每个人精进锻炼自己,不要怕辛苦。 以高尚的愿望与目标, 以及我们坚强的心力, 克服与跨越面临的障碍。 如果有什么事 能令我们在迈向法究竟的大道上, 产生动摇或退转, 就一定要克服它们。 所有的障碍…
靜坐與簡單生活的修行
32
靜坐與簡單生活的修行
… 這次的活動當中,收獲最大的是在靜坐方面,在每 位長老的教導之下,可以感受到在禪定中的那一種喜 悅。所以我感謝各位指導法師,也感謝供養我們架設 和供的法師們,他們的面孔和笑容也深深地印在我的腦 海中,希望他們都能得到最大的功德利益。 林育民
…透過控制食、住、穿、醫,減少生活負擔,增加修行時間,體會到純粹的快樂。改善不良習慣,培養內心的智慧與慈悲,努力追求簡單生活帶來的安靜幸福。感謝指導法師和供養的法師們,讓我在靜坐中獲得極大的快樂和收穫,希望他們也能得到功德利益。
หน้า17
38
大菩萨字死 也要继承修行之路 在过去的时代, 菩萨生为弥体拉国里的—位国王。 有一天,他看到有一根头发变白了, 就想出家为隐士, 因为他了解生命的无常, 也深知死亡会随时降临, 于是发愿:希望后代的王族, como我一样出家。 在他往生后,转世在梵天界, 他的王族一代一代跟随出家 成为隐士的国王,大约八万四千位。 菩萨以禅定观察得知, 接下来的这位国王不能护持这个出家传统, 才决定舍弃天界…
หน้า18
50
牺牲城的梦想 在威贴皈王往生后,玛钦索就向新的国王辞行, 到牺牲城兑现自己的诺言。 牺牲城的朱拉尼王曾跟玛钦索约定 当玛钦索的国王往生后, 希望他能到自己的国家受命。 这些都是因为朱拉尼王非常欣赏 玛钦索的智慧和德行。 然而朱拉尼王皇后却对玛钦索很不满, 她曾被玛钦索的手下捉去当人质, 皇后很想处置玛钦索,一直没有成功。 国家宗教会的女出家外…
从一个壳到另一个壳的反思
54
从一个壳到另一个壳的反思
惭弱地从一个壳换到另一个壳,只懂得寻求保护的话,那么何必出家?何必来北椹寺? 我来的目的,就是要将佛法与戒津一一奉行,在此居住已久的比丘愿意遵循我的标准与否。悉听尊便,我并不愿干涉任何人,因为我们都知道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愿遵循的人请发憤悲心,不要阻碍他人遵循的行为。虽然大家可以独立自由,但也必须帮忙维护本寺的声誉、遵守寺规,任何人来住或外出都必须得到我的同意。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在
…反思,强调了遵循佛法与戒律的重要性。比丘们被提醒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独立而自由地生活,并一起维护寺庙的声誉。过去的事不再追究,而是专注于如何尽好自己的职责。在北椹寺的住持表达了对未来修行者的热切期望,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此道场中找到安乐与长住。
หน้า20
60
…贴年尼祖师也要要求比丘、沙弥及八戒女在同一天剃头,如果有人异于大众,怕蒙昆贴年尼祖师会训诚道: 连头都不能团结一致,心怎么能团结一致呢? 他常引用佛经上“Huangyan离群”的寓言为例证明大众,希望弟子们能够团结一致,不要做离群的黄雀。 遇到有吵架的事情发生时,怕蒙昆贴年尼祖师会将吵架的双方找来训诚,他从来不问吵架的原因何在,他只问:双方肯和解并原谅对方否?若肯和解并原谅对方,则能够继续住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