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啟蒙恩師的逝世與教誨
84
啟蒙恩師的逝世與教誨
…蒙恩師們的逝世 啊!法師!一個高尚的人是個能知恩圖報的人。這種人會被受尚者所贊許的。啊!法師!所有感恩的行為,是成為高尚者的基礎。 大約在1954,祖師召集了全寺的弟子,宣佈他將在五年內往生,希望大家繼續靜坐,並將法身法門弘揚到全世界去,那是對人類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此外,他也迫切希望寺院的擴建工程能在他往生前竣工。同期,寺內的法師要維持足夠的經費,繼續供養齋僧,鑽研佛經。他懇請寺眾在他往生後…
這段文字講述了啟蒙恩師於1954年召集弟子,宣佈他的往生計劃與對寺院未來的期望。他強調了感恩的重要性以及繼續弘揚佛法的必要,並對弟子們的福利表示關懷。法師期望寺院的擴建工程能於他往生前完成,並要求弟子們持續支持寺院的所有活動。
磚師父的智慧與信仰的探討
101
磚師父的智慧與信仰的探討
…不相信天堂和地獄的存在,不過卻肯修各種功德以防萬一。他每天大約會議經一到兩小時,因為他認為如果真的有地獄,到時他就能自救。 那天他來請教「磚師父」:「師父!有哪些奇怪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能告訴你嗎?希望你聽完之後能告訴我,到底我是否在胡思亂想。」接著他就毫無顧忌地把事情說了出來。「有一晚,我在我鄰外房子的陽臺上躺著,當晚結月高掛,大地在月光的照耀下,四周的景物都能看得很清楚。當時我看到一嫚輕煙從陽…
故事講述一對夫妻向「磚師父」尋求諮詢,妻子是師父的弟子,丈夫則是一個善良但頑固的人,他不信天堂和地獄卻仍修功德。一天,丈夫分享他在陽臺上看到的神秘現象,希望知道這是否真的存在。這反映了他內心的掙扎與對靈性存在的追尋。透過師父的智慧,他能夠理解自己經歷的意義,也挑戰了他的信仰。這是信仰與個人覺醒之間的對話,啟發讀者思考靈魂的存在與價值。
筱師父的故事
105
筱師父的故事
獨一無二 總會謙虛地說:「好啊!至少你知道動手術是怎麼一回事!」 「筱師父」乘乘了北攤寺祖師處事的原則,幫助減輕那些求向他老人家尋求慰藉的人 的痛苦。如果來求助的人,本身還有功德能維持生命的話,「筱師父」都會幫他們恢復健 康。這就意味著有給緣不絕的人來向「筱師 父」求助。 在通素師父往生六個月後,有個替人看手 相的相師坐在「筱師父」的小木屋前,要為她 老人家免費看掌紋。他解釋說:「你將會成 千上萬
筱師父以謙虛的態度接受求助者,希望減輕他們的痛苦。她秉持著祖師的原則,幫助那些有功德的人恢復健康。在通素師父去世六個月後,許多尋求靜坐的弟子開始找到她。筱師父對相師的預言不以為然,但專注於自己的修行與教導。這展示了她的謙遜與對靜坐的熱…
維護意廁所清潔的重要性
129
維護意廁所清潔的重要性
意廁所的清潔,是為了防止年老的人,在使用 時不會因地面濕滑而跌倒。 她樹立了修行的好榜樣,希望她的弟子能 跟隨她的步伐,不要被家庭所束縛,能全神投 入。精進地修波羅蜜。在傍晚的靜坐班上,她 都會鼓勵弟子們修菩提,尤其是那些單身的弟 子,她對他們更是抱著極高的寄望。她經常教 導弟子們,不管是今世…
本篇內容強調了意廁所的清潔是防止年老者滑倒的關鍵,彭老奶奶以身作則,教導弟子們應全心投入修行,尤其是對於單身弟子,鼓勵他們在修行中尋求自由與無憂的生活。她以實例闡述,擁有家庭後在金錢上的考量與單身的自由相對比,提醒弟子們無論今生或來世都需謹慎行動,專注修波羅蜜。
愚老奶奶的教誨
174
愚老奶奶的教誨
…的正確方法,並確保他們在工作完 後,把工具歸還到原本的地方。 愚老奶奶不只教導信眾道德,即使對在 寺院工作的工人也一視同仁。她從不認為工 人的地位太低,不能學習道德。相反地,她 要他們儘量地學習道德,希望他們能將在此 180
愚老奶奶懷著感恩的心,巡視寺院各個角落,記得每位供養者的名字,並在工人誦經時指導他們如何保持寺院的清潔與整潔。她堅持每位工人都需學習道德,並平等對待他們,讓他們在工作中感受到尊重與教導的重要性。這樣的行為不但提升了寺院的環境,亦讓工人們明白道德的重要性,展現出愚老奶奶的人格魅力。這一系列行動促進了整個寺院氛圍的和諧與向上。
牟老奶奶的篆年與廚房管理
179
牟老奶奶的篆年與廚房管理
牟老奶奶的篆年 就是這樣公開地、坦誠地跟她的比丘弟子討 論事情。 牟老奶奶認為民以食為天,所以特別關心 廚房的操作過程。她的願望常都跟廚房有 關。「不管有多少人,願我所修的功德,能 幫我養活所有的工作人員。願我能照顧支持 他們。如果有一百人,願我能養活一百人。 如有一百萬人,願我能養活一百萬人。」 牟老奶奶每天造訪廚房至少一到兩次,因 為住持請她看管廚房。不管住持請奶奶做什 麼,她都會盡力地去執行
牟老奶奶以公開和坦誠的方式與比丘弟子討論,強調民以食為天,對廚房操作特別關注。她每日數次檢查廚房,希望能養活所有工作人員,並且致力於管理寺院膳食。牟老奶奶詳細指導工作人員,如瓦器的排列及餐具的儲存,留給新人深刻印象。
珍惜供養的重要性
184
珍惜供養的重要性
…濫用,因為供養者都在供養 時許了願,否則我們會在未來世墮入他們。」 一間寺院的生存是靠信徒的供養。供養者勤奮地工作,把辛苦賺來的錢拿來供養寺 院,所以每一分錢都是很重要的,而且也是 得之不易的。施主都希望自己的供養能使他 們獲得功德,讓自己的生命有所改善。他們 希望寺院能物盡其用,珍惜這些供養品。因 此,寺院員工需要善加利用這些供養品。 詹老奶奶經常在耶瑪食堂出現,教導在 家人一些禮儀。通常有三種人會…
本文強調了謹慎使用和處理信徒供養物品的重要性,因為這些供養品來之不易,信徒希望透過供養獲得功德,改善生活。寺院必須珍惜每一分供養,確保有效利用。詹老奶奶作為一名受尊重的教導者,經常在耶瑪食堂出現,指導訪客,並與他們分享教誨,維持信徒與寺院之間的良好關係。
土地與願望的故事
187
土地與願望的故事
乍‧》 一天,有個訪客拿了一份地契來見老太奶。她把地契放在桌上,然後告訴奶奶:「我現在有經濟問題,想請求奶奶幫忙許願,希望有人會來買這塊地。如我能賣掉它,我就能清還我的債務,以及供養寺院。」過後,她果然回來供養,並在一個信封上寫著:「我請求你的協助,幫我賣地。現在我已經把地賣了,我和家人為了表示感激,特奉上金額………,供…
某天,一位訪客來到老太奶那裡,希望能賣掉自己的土地以解決財務問題。訪客在售出土地後回來感謝奶奶的幫助,並供養寺院。隨後,許多人紛紛找奶奶尋求類似的幫助,形成了分享和感謝的良好循環。故事中還提到了一位女士因母親病重而向奶奶尋求安慰與指引…
勇敢面對人生的智慧
192
勇敢面對人生的智慧
…一所寺院來幫助他人。現在我依舊勇敢地繼續往前邁進。在到北礸寺之前,我當女僧,需要掃地、抹地、拖衣服,每天要做許多的家務,但我不氣餒、不放棄。我們需要忍耐,不管別人怎麼批評我們。」路老奶奶不断地鼓勵她,希望她能勇敢地面對人生。 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奶奶會在茶斯塔(音譯)主持放生魚的儀式,之前,她會領導大眾靜坐。因為她喜歡靜坐修行,認為這是很重要的。通常只是静坐十五到二十分钟。等大家閉上眼睛後,奶奶便會…
這段文字講述了一位女性在逆境中奮鬥的故事,雖然她是文盲,但憑藉自己的努力建立寺院以幫助他人。路老奶奶的鼓勵讓她不斷前進,每月的茶斯塔放生魚儀式及靜坐修行,都展現出她對生命的深刻理解及對於弘揚善德的堅持。靜坐在她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幫助她和他人反思內心及過往的功德。
老太奶奶的舍利塔夢想
202
老太奶奶的舍利塔夢想
塔建築工地的中央點,插著一支紅色的旗子 作為座標。 老太奶奶非常期待法身舍利塔能早日動 土。有一次,當炎熱的陽光在傍晚減弱時, 奶奶到法場去禮敬白色的大佛像,並許下願 望:「佛祖!請協助我以供養袈裟法會來募 款。願我們能募捐到許多善款,來建築舍 利塔。我現在感到很虛弱,祈求佛陀保佑我身 體健康,能繼續為寺院作出貢獻。」 當打地基柱的時候,箋牌奶奶時常埋 怨:「怎麼挖了又挖!什麼時候才開始建舍 利塔
在一個佛教寺院的工地上,老太奶奶對新建的法身舍利塔充滿期待。每當有陽光減弱的傍晚,她就會前往法場向白色大佛像祈禱,希望能夠成功募得善款以供養袈裟法會。老太奶奶不幸身體虛弱,但仍然堅持為寺院貢獻。隨著建設進展,她的耐心也在考驗中,經常抱怨挖地基的工作進展緩慢,希望能早日看到舍利塔的完工。她的祈願是將佛舍利供奉在新的舍利…
倪老奶奶的暮年
203
倪老奶奶的暮年
倪老奶奶的暮年 我也不懂我能否活著看到它的完工。願我們 募到許多捐款,早日完成心願。" 其實,以倪老奶奶的年紀來說,她算是 健康了。她雖然已經八十三歲了,但她的腰 挺直,眼睛和耳朵還很靈光,皮膚也沒問題, 更不會因老而健忘。當然在她健康的 背後,難免有些小毛病,她因老而時常感 到頭重,上洗手間的次數頻繁。倪老奶奶也 時常感到肌肉疼痛、纏緊,使她舉手、盤腿 或側坐都有困難。 奶奶經常頭暈,醫生向她
…所和肌肉疼痛等問題。她需要使用草藥治療,並進行傳統按摩來改善血液循環。隨著時間推移,她的健康情況逐漸惡化,腰部開始彎曲,生活質量受到影響。這段文字讓我們更深入理解老年人的生活以及他們所面臨的健康問題。希望能募到更多捐款,幫助她早日完成心願。
最后得胜:理解法身法门的智慧
4
最后得胜:理解法身法门的智慧
推荐序 佛教源于佛陀的证悟、群众、一直认为为佛教的源头活水。而群众作为一种调制自心的技术,实际上又是超越佛教、超越宗教的,可以推广于社会。会广大众生益。“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诱惑来越来越多、欲望、压力扭曲了心灵、迷失了自我。紧张、逃避、活得很累的现代人、需要群众念诵自心、关注被荒废的精神家园、逐而如实知见自心、作自已的主人。 在20世纪中叶以来回归宗教的时代思潮中、适应社会需求、佛教的
…其超越宗教的调适效果,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恢复精神家园,理解心灵的本质。这本书的内容不仅能帮助汉传佛教信众了解法身法门的深意,也为汉语读者提供了实用的佛法参考,适应当代的精神需求。通过对法身法门的解析,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观察自心,成为自己情感的主人。
释房: 生命的心灵旅程
8
释房: 生命的心灵旅程
释房 这本书是从泰话本直接翻译成中文的,其进行方式是由译者应负责讲解、黄你如负责编写。希望能由不同语言长长互助合作的方式,尽可能合「信、雅、达!」的要求,达到相互学习的效果。 我知道(原本)讲话,现代人一直生活在空气之中。总是不断地与时间赛跑,并且像身边充满了宫单对手。其实上,真实的敌人…
…人。书中认为,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因此了解这些痛苦是生活的一部分。作者鼓励读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增强内心的承受力。通过这样的心灵旅程,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减少抱怨与怨天尤人。希望通过跨语言的合作,实现共同学习的目标。
修行静坐的智慧
9
修行静坐的智慧
修行静坐。唯有将心摆空于未。集思的智慧才能因而生;也唯有清净透明的心,才能力让我们看到问题的最好出路。因此,我们应当坚持不断地修行,并且将修行方法运用到生活与工作之中。唯有如此,生命才有真正的快乐。 佛法的美女在于,她是跨越时空的真理;无论是两千五百年前的佛陀时代,还是无痛高科技产品的当代。无论是位于中南半岛的泰国,还是它在何国家的可适用。而更奇妙的是,佛法是可以经过自己身体力行去验证的。 期
本书探讨了通过修行静坐来清空心灵的重要性,强调只有内心清净透明,才能发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作者认为,佛法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真实智慧,适用于当代生活,并且可以通过个人体验加以验证。希望本书能为读者带来祥和的氛围,鼓励人们克服内心的敌人,找到真正的快乐。努力实践,最终每个人都能获得福气。祝福所有读者!签发人:黄自如,佛历2551年3月15日(公元2008年)。
หน้า15
5
泰文原作者之序 法身寺外语翻译组联络上的那一天,透露了有意将此书翻译成中文的消息,希望获得作者的同意。 当时我内心那份欣喜之情简直难以形容。想不到这本小不起眼、没有丝毫斑斓文采的书,将会被翻译成另一种文字。 此书的内容,刻画的都是我与奶奶相处的真实片段。这些永难泯灭的宝贵记忆,至今依然…
หน้า16
98
…奶奶老了,行动不 便,又不认字!” ——一直到一切检查进行完毕,那位男护士将奶奶送 到医院门口。轮椅停在奶奶车旁。奶奶上车之前,没 忘了转过去身来,举手合十拜谢那位男护士,“奶奶与 你分享修来的福德!希望你能得到无量的功德!奶奶 老了,可恨可恨奶奶这样的老人!” 像奶奶这般高龄的长辈,况且还证得了如此高深 的佛法,道德与美德皆俱足无缺,见到任何人——即 使是晚辈——都还那么的谦虚有礼,真令人看在眼 里…
献给法身寺住持法胜师父的献辞
17
献给法身寺住持法胜师父的献辞
■ 译序 谨以此书献给法身寺住持一帕拉旺那威素(音译)法师(法胜师父),以感恩师父为将法身门弘扬到全世界、为这个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而不辞日夜辛劳地工作。同时希望此书也能如皈老妈妈《独一无二》一书,让全球华人都能认识和了解法胜师父的伟大精神。 从新加坡到法身寺,已有三年多了。这段时间,我协助翻译与修正寺内的一些华文媒体与刊物的华文部分。我也成为寺院的一份子,…
本书献给法身寺住持一帕拉旺那威素法师,以表感谢他为推广法身门及全球和平而不懈努力。此外,作者讲述了个人在翻译和了解法胜师父事迹中的经历。希望能让全球华人更深入了解他的伟大精神。作者已协助翻译寺内华文媒体,并逐步成为寺院一员,进一步了解法胜师父的工作与目标。
หน้า18
18
因缘巧合有了“和平的太阳”的泰文版与英文版的出版。这再萌起我想翻译这本书的念头,现在我也想愿办到了。希望此书也一样能接引有志到泰国法身寺的您,协助把源自اعم贴尼祖师所发掘的佛教法门一法身法门和为世界获得真正的和平而出一份力,语言、文化与信仰都不是障碍。您心中想要的才是真正最强大的推动力。 此书由英文…
หน้า19
70
…主办的。帕拉帕哇威素法师慈悲地设计了七天静坐营活动,并选择在宁静与接近大自然的地点主办,参与者一定要持八戒且这七天内都需要静坐。 许多参与者也获得内在的经验,且邀请他们的朋友和亲戚参加此静坐营活动,希望他们也一样能拥有同样和平成愉快的经验。 根据大约的统计资料, 在2007年共有大约17,000人次; 在2008年也有18,000人次。
佛学联考的重要性及其益处
99
佛学联考的重要性及其益处
以我的建议,佛学联考应得到更多的支持,因为它是发展国家的另一种间接的方法。在应考前参与者需要阅读这本书,通常许多人都忽略这样书,如果没有人介绍的话. 所以佛学联考是让人们阅读来基本的佛书,它能提升人的心灵且也能够促进国家的发展. 那会产生更多善人,只有善人才可以协助发展国家。佛学联考所给的奖品只是一种额外的奖励,不是主要的。”——盧翱系莉婉(音译)高中三年级 “我非常欣赏这项比赛联考不是大难,这
…式,参与者通过阅读佛书获得道德引导,尽管许多参与者并非佛教徒,他们仍能从中获益。这项考试的设置让年轻人在探索生命的意义时,能够学习到善与恶的区分。通过“前进之道”佛学联考,许多学生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并希望在未来进一步了解佛教经典,以此指导他们的人生选择。正如参与者所言,这不仅是一次考试,更是一次心灵的觉醒和道德的引导。参与者们感谢老师提供的机会,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参与并深入学习。总之,佛学联考以其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