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พระพุทธศาสนามหายาน: ความหลากหลายของคำสอนในพระพุทธศาสนา
15
พระพุทธศาสนามหายาน: ความหลากหลายของคำสอนในพระพุทธศาสนา
…่หวังสิ่งตอบแทน การรักษาศีลและมีเมตตาจิต มีความอดทนและมี 15 ผู้แปล : ภาษาญี่ปุ่นใช้คำว่า 布施 (fuse) 持戒 (jikai) 忍辱 (ninniku) 精進 (shōjin) 禪定 (zenjō) 智慧 (chie) 16 ผู้แปล : ภาษาญี่ปุ่นใช้คำว่า 六波羅蜜 (rokuhar…
เนื้อหาเกี่ยวกับพระพุทธศาสนามหายาน ชี้ให้เห็นถึงเหตุผลที่ทำให้คำสอนของพระพุทธเจ้ามีความหลากหลาย โดยเน้นที่แนวคิด 'ศูนยต' ที่สำคัญในการบรรลุธรรม และสำรวจบารมี 6 ประการ ได้แก่ ทาน ศิล กษาณน์ วิริยะ ยายน
城市中的比丘与慈悲心
28
城市中的比丘与慈悲心
…地位等,所以仍有许多比丘住在城市中。 有一回,在挨饿了一整天之后,第二天他依然托空钵。从早到晚辛勤地学习与修行,再加上连续两天没有进食,使得他饥饿不堪,他不禁纳闷道: 当一个人舍弃世间所有的享乐,出家持戒修行以延续佛法的慧命,难道这样的发心反而会使他遭受饥饿的折磨吗? 死亡的阴影再次出现在他的心中,但他毫不惧怕: 如果我因为得不到这些无情市民的布施而饿死的话,也不算是白死。至少我可以成为激起他们仁慈心…
在城市中,许多比丘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机会而居住在此。故事讲述了一位比丘在长时间挨饿后,仍然坚持修行与托钵。他反思出家修行的意义,对于物质匮乏的接受,以及愿意成为他人慈悲心的牺牲者。最终,他在饥饿中看到一只流浪狗,进一步引发他对苦难与同情的思考。这段经历不仅让他思考个人牺牲的意义,也指出了如何通过自身的经历去影响他人。有关城市比丘的更多内容,请访问dmc.tv。
หน้า3
81
71. 世界之遺產 弟子們啊!要勤奮反省, 我們還有必須改正的缺點嗎? 以及要增加和改善的地方嗎? 因為我們的生命有限, 必須儘量行善、佈施、持戒、打坐。 當到了生命終結時, 我們最後的笑容會莊嚴、威儀, 之後留下我們美好的生命足跡當為世界之遺產, 給後人來學習、來追隨我們的足跡。 91年7月21日(佛曆2545年7月21日) 當不知道要…
หน้า4
98
88. 功德是成功之本質。 功德就是我們所做的善事 其中包括:佈施、持戒以及禪定 這些都會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淨化 心越純淨不受到貪、嗔、癡的污染、功德就越多 當我們所累積的功德多了 我們便能夠有求必應 而且、快樂、成功、如意 都會因著我們的所行的而升起 當我們一切都不缺乏、…
หน้า5
105
95. 沒有功德就沒有威德 無論是凡人還是天神 如果沒有功德,就沒有威德 連自己的生命也不能保留下來 就算是天神,也會墮落 就算是人,也會過世 不能擁有榮華富貴 因此,功德是很重要的 無論是佈施、持戒、禪定 必須經常累積 90 年 10 月 14 日(佛曆 2544 年 10 月 14 日) 當不知道要看哪本書。 104
หน้า6
110
…誦記住 第一條:不要重蹈覆轍,也不要回想自己的過失,因越去回想,就會使惡報變得更大,也會吸引其他惡業來,就讓它徹底地忘掉吧!.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 第二條:無論任何情況,莫再造惡業 第三條:無論佈施、持戒、禪定,要多累積功德 第四條:唯有證入法身或光球,才是得到最終極的安全 91 年 9 月 1 日(佛曆 2545 年 9 月 1 日) 109.當不知道要看哪本書
หน้า7
119
…正,心地善良,使言行趨善。知足寡欲,愛好平靜, 忍耐力極佳。有慈善心,重公輕私。 必是正見敬仰者,謙虛忍讓。 (二)對家庭 甲)使家庭和氣幸福,因每成員有見於修行之益處,每 人坚持戒律,以佛法治家,敬老慈幼,團結一致。 乙)使家庭興隆,每成員各司其職而不誤,意志堅定, 同心合力,每逢挫折,迎刃而解。 當不知道要看哪本書。118
หน้า8
121
…止觀禪 定,並不是荒誕不經,而唯有此路才能解脫苦海得證涅 盤果。 乙)促使對三寶產生更堅定之崇敬,成為佛們之護法 者,進而成為正確地佈道,弘法,修行之主力。 丙)延讀佛之慧命,宏揚佛法。一旦信徒還持戒修行, 佛教必然昌盛不衰。 丁)成為護法助佛法者,當體證修行之益處後,必勉 勵親友共同佈施,持戒及修習止觀禪定。 當不知道要看哪本書。120
หน้า9
6
修持波罗蜜不限制菩萨,发愿证菩提之人才修, 而是每个人都必须修,以培养好德性,灭除坏习性, 以免带来没落的恶业。 修持十项波罗蜜,就是要每天坚持布施、持戒和 打坐,要持续不断累积善业,总有一天十项波罗蜜会 得到圆满,引领我们到达最高的目标,即是涅槃,让 我们真正的脱离生死轮回。
หน้า10
52
佛陀 birth 第六世 在佛陀修波罗蜜的生命史里, 第六世为菩提塔。 他勤修持戒波罗蜜。 所谓戒波罗蜜是 指对自己的身、口、意很谦慎, 让自己宁静,避免造恶, 时刻需要忍耐、抑制, 具有羞愧悔悟之心。 在这一世中,他身为菩提塔海龙, 勤修持戒波罗蜜,忍受痛入骨髓的折磨, 牺牲自己…
หน้า11
74
…话说,如果真的有下一世, 那么就会还一千卢比等。 还轻视大梵天王,说大梵天王是愚蠢之人。 婆罗那对国王批评自己的不满言语, 以舍的心情对待,以慈悲心给国王讲述佛法。 终于让国王惧怕地狱, 回头来修行,持戒和布施,直至命终。
หน้า12
133
我正准备自己面对此无法躲避的死亡, 我也相信不能对生活放逸。我想要累积所有 的布施、持戒与静坐的功德。我感觉静坐是 唯一的途径,带领我到达涅槃。此外,静坐 让我感到非常快乐。 每当我能长期静坐,我能看到非常清 晰的法身佛像。他向外扩大到没有边际。在 入睡之前,我静坐,思量所修的功德,观…
港塔萨罗比丘的慈悲与发愿
29
港塔萨罗比丘的慈悲与发愿
…个是同病相怜,都是已经饥饿到极点了,就让我们分享这份食物吧! 然后就毅然决然地将饭与香蕉都各分出一半,送给这只病狗,同时内心发愿说: 以此在逆境困难中坚持修行布施的功德,愿我永远不再受饥饿的困扰。以我持戒清净与真实言语的力量,愿从今以后不再托空铡。 虽然这只狗可能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但是它却只吃了分来的饭,至于那半根香蕉则丝毫未动。港塔萨罗比丘觉得有些可怜,很想将香蕉拿回来吃,可是忽然想到:依照比丘应有…
这段故事讲述了港塔萨罗比丘在遭遇饥饿时与一只狗分享食物的经历。他坚定地分出饭与香蕉,发愿在逆境中以持戒清净与真实言语的力量,愿永不再受饥饿的困扰。尽管狗只吃了饭,留了香蕉,但港塔萨罗比丘选择不再收回。由此,他不仅不再托空铡,反而有多余的食物供养给其他比丘,展示了深厚的修行与慈悲精神。这一经历促使他发起…
泰国僧人教育改革与经典研究
34
泰国僧人教育改革与经典研究
…寺的 帕库扬乌伊拉(博)法师、吞府拉空汤寺的帕阿弥行法师、 北碧府他吗胶县考迈寺的帕阿弥本法师。 3 佛日即明历的初八日、十五日、二十三日、月底(即二十九或三十日),佛 教徒往往在佛日特别加强行善、持戒、修行的工夫。
最近,泰国僧人教育经历了改革,长老委员会决定重点研究巴利文文法,而不是自由翻译,考试方式也有了改变。为应对这种趋势,港塔萨罗比丘所在的寺庙合并了多个私设学院,并停办了巴利文学院。尽管课程有变,港塔萨罗比丘仍然努力适应新的教学形式,并在此过程中给予后学鼓励与启示。尽管专注于经典研究,他在修行方面也不放松,努力分出时间进行静坐与参访其他佛寺。港塔萨罗比丘积极向受人推崇的高僧请法,虚心学习,以进一步提升
蒙昆贴年尼祖师的修行之旅
35
蒙昆贴年尼祖师的修行之旅
34 蒙昆贴年尼祖师 上面所提出的这几位法师,在修行佛法方面都很有成就,是德高望重、精通经藏、持戒清净,威仪严谨的大德比丘,追随他们学习的弟子众多。湛塔萨罗比丘——也就是后来帕司能县槐寺住持,一一去追随这些大德参究学习,直到穷尽他们的所知所能。 「接下来还有吗?」每一次当他精进修行,领悟并达到该…
在这段文字中,讲述了湛塔萨罗比丘追随多位法师学习佛法的故事,展现了他的修行决心与谦卑。每次达到更高的境界,他都谦虚地询问是否还有更多要学习的,得到的回答总是他的学习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并被鼓励去指导其他门徒。尽管他的能力得到认可,他仍感到不足,继续追寻更深的修行。他在禅定中领悟到清澈的光明,获得了大德法师的印证与推举,但选择后续努力提升自己的修为,以便更好地教导他人。通过这段经历,展示了佛教修行
หน้า16
37
修行证悟 止贪妄心是修行的主体,是淫染道果的实质,能止贪妄心的人比行善持戒者更接近涅槃。
古寺修复与信仰的挑战
40
古寺修复与信仰的挑战
…持的古寺中,有上百尊大小不一的佛像,因为年代久远或受到恶意的破坏,大多残缺不全,或缺头部,或缺手臂⋯⋯慎塔萨罗比丘见了于心不忍,感叹佛教的衰微与众生的恶业。于是他开始教导当地的人们修行静坐,宣扬布施、持戒、修行之后所引生的善报,并且鼓励大家本着誠心的信心,合力修复这座古寺。 响应他的人士急剧增加,信众们基于誠心的心,为了修复古寺的单纯目的而聚会,并募集大量的善款,这种举动在地处乡僻的素攀府是史无前例…
在一座破旧的古寺中,有许多残缺的佛像。慎塔萨罗比丘对佛教的衰微感到惋惜,开始教导居民静坐和布施,鼓励共同修复古寺。随着支持者增加,这在乡镇引起热议,被当地政府误解为叛乱的潜在活动,最终比丘为了尊重政府,放弃了修复计划,回到须不农寺。相关善举和誠心的信仰反映了人们对佛教的重视。内容摘自dmc.tv。
因果法则与善恶结果
16
因果法则与善恶结果
…道,再生为人时会出生在低等的姓氏家庭里。 那些不喜欢与智者、婆罗门、修行者结交的人,死后必坚地狱或往生恶道,再生为人时会是智障之人。 相反的,那些不杀生、不虐待动物、不发怒也不妒忌、喜欢布施给那些持戒之人,有品德、不过强、不骄傲、尊敬该尊敬的人、喜欢与智者、婆罗门、修行者结交的人,死后会在善道或天界中,再生为人时会长寿、没有疾病缠身、令人生敬仰、有权力、有财富、出生在贵族家庭或成为有智慧之人等。 …
该文本探讨了动物虐待与人类行为的因果关系,阐述了根据佛教教义,恶行如杀生、虐待动物、心存嫉妒等将导致死后进入恶道或地狱,再生为人时的多种负面结果。反之,行善如不杀生、布施、尊敬他人等则会导致善道的结果,享有长寿、财富与智慧。《透视因果》一书强调了善恶行为对人生的重大影响,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命运与因果的关系。
หน้า19
17
… 在过去世间的功德和行善的善果所致。就如佛陀在吉祥经的第五项开示说,拥有以前的福德是最为吉祥的事,让我们不认为自己只有一个头脑,两只手而已,维持生活也不会琐忽,福德延续福德,积累财富,要赶紧以布施、持戒和打坐多多积功德。 相反的,当我们感到痛苦,就不会怨天尤人,因为了解这些都是过去的恶业造成,有办法面对这些恶业,只有功德才能与恶业对抗,我们要坚持、忍耐、要持续的积累每一项功德,包括布施、常打坐、将…
寺院卫生与供养的教导
21
寺院卫生与供养的教导
… and illustrations. Here is the extracted text: Top left: "20" Top center: "打扫寺院卫生" Top right: "持戒" Center: "客勿庄严" Bottom left: "以鲜花供养三宝" Bottom right: "供养繁荣" Below the illustrations: "客勿庄严的善因" …
本文探讨了寺院卫生与供养的重要教义,包括布施后许愿、供养三宝的方式,以及保持环境的洁净。信徒应献出衣物与物品,积极参与供养,以鲜花供养三宝,为善行鼓励他人,并确保言语清晰悦耳。常行善事,同时也要持戒,清理身体和环境,以达致身心和谐与和平。更多内容请访问dm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