หน้าหนังสือทั้งหมด

冥想與心靈平靜指南
117
冥想與心靈平靜指南
注意事項: 一、不用用力,不施加一切壓力。例如:避免緊閉眼皮或擠壓眼球附近的肌肉,避免緊繃手臂和胸部的肌肉,全身必須充分放鬆,因為不論身體哪個部位用力,都會使心離開中心點,而去注意緊緊的那個部位。 二、不用存在想見的心理,保持心情平和的中道,護持正念,時時不忘憶念定心的目標及默念佛號。不必擔心何時才能見到光球,時候到了它會自然顯現出來,猶如日出日落等自然現象,是無法催促加速的。 三、不必觀察呼吸的
本內容提供了冥想過程中需注意的幾點要素,強調全身放鬆的重要性,避免用力和不必要的壓力。講述了在冥想時無需焦急期望成果,要保持平和心態並護持正念,盡量隨心而行。指導讀者不必集中注意在呼吸上,而是專注於心靈的光明,並於日常生活中持續保持心靈的安定,無論身體的姿態如何,專注於佛號並想像清淨的水晶球,使心靈長時間保持在中心點,最終達到靜心的境界。欲瞭解更多內容,請至dmc.tv探索。
หน้า2
166
上訴所列,只是略舉事例,事實上帕蒙昆貼牛尼祖師行菩薩道的事跡比比皆是,不勝枚舉!他給我們的啟示是:任何成功絕非偶然,都是要具備決心、毅力、專注、巧慧等條件,以及前世的福報才能獲得。我們亦深信,帕蒙昆貼牛尼祖師不只是一生兩生的修持,而是多生累劫修波羅蜜的成就。我們慶幸能與菩薩結此法緣,並願此善緣連續不斷,直到與法界所有眾生同証無上菩提!
靜坐與心靈的挑戰
34
靜坐與心靈的挑戰
接。 在傍晚的時候,這裏很涼快,也沒有蚊子干擾,是學習靜坐的理想地點。通素優婆夷平常解說靜坐的方法,是要他們把心專注在身體的中心點,然後想一顆水晶球,接著默念佛聖號「三瑪阿羅漢」。可是這些簡單的步驟,對「韻」來說似乎很難以跟隨。每當她閉上眼睛,想放下一切,好好地靜坐時,可是,她的心卻忽然被家務事所充斥。她擔心丈夫會…
在傍晚的涼爽環境下,韻面臨靜坐的挑戰,無法專心於冥想,心中充滿家務事的擔憂以及對家人的思念。雖然通素優婆夷提供指導方法,但她仍難以達到內心的寧靜。遇到的雜念成為她學習靜坐的阻礙。為了獲得獨處學習的時間,韻謹慎地規劃她的日常生活。
通往北橫寺的靜坐之路
35
通往北橫寺的靜坐之路
通往北橫寺的「橋梁」 儘快完成她手上的工作,然後儘量騰出時間來獨自靜坐。由於她是在處理家務之際,安排了靜坐的時間,所以很擔心小姐會誤以為她在偷懶,也因為如此使她難於心神合一,她在靜坐時,還時刻掛念著家務。她害怕在靜坐的時候會被主人逮著。不過雖然如此,卻絲毫沒有動搖,她學習靜坐的決心。 她從不口出怨言,也不覺得理想已破滅,她但不感到絕望,反而更迫切地,想實現找到父親的願望,她堅定不移,毫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名女性在繁忙的家務中努力尋找靜坐的時間。雖然她擔心被誤解為偷懶,但她仍堅持靜坐,並對找到父親的願望毫不動搖。她不抱怨,而是努力追求內心的寧靜,以微笑來表達成功的決心。在獨自靜坐時,她專注於身體的中心點,希望見到水晶球,展現出堅強的意志。
心靈的寧靜與內在探索
36
心靈的寧靜與內在探索
獨一無二 帶來意想中的效果,反而使她感到頭昏腦脹。於是,她決定將心靜止下來,尋找體內的中心點。她盡量避免被外來的念頭所干擾,盡量放鬆,不緊繃僵硬。可是她的心卻總是無法達到靜止,除了片黑暗,她什麼都看不到。這種情形持續了幾個星期,內在的光亮終於沒出現。 通素優婆夷再三地指導她要保持內心的平靜,靜靜地默念佛號。她說:「如果你無法馬上得到成就,也不必擔心。千萬不要對心用力,更不要緊閉你的雙眼。即使什麼也
…在內心尋找寧靜的過程。主角面對頭昏腦脹的情緒,試圖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內在。在通素優婆夷的指導下,她學會了不執著於成就,讓心靈自由地探索。雖然初期無法達到內心的靜止,但她不斷地練習,並且學會放下渴望,專注於當下的感受。這是一個關於心靈成長的故事,提醒人們在追尋內在光亮的過程中,要有耐心和信心。更多資訊可 visiting dmc.tv。
心靈修煉的藝術
38
心靈修煉的藝術
獨一無二 的努力就會徒然。如果我們溫柔地、輕輕地叫喚母雞,它就會慢慢地向我們走來,東手就撐,輕易地被我們抓住。同樣的,我們是不能強行控制我們的心,相反的,要慢慢地、小心地縱念佛號,默默地觀想。不管你是否能清楚地看到水晶球,這樣,心最後一定會到達一個平衡的靜止點,只有粗魯和愚蠢的人才習慣性地用力,迫使心靜下來。內在的經驗是細膩的東西,學習佛法需要一顆輕鬆、愉快的心。在靜坐的時候,需要輕輕地、恰好打
這段文字探討了心靈修煉與靜坐的重要性,強調以柔和的方式引導心靈,避免粗暴的控制。提到在靜坐過程中,應當保持心靈在身體的中心點,穩定並避免偏離。無論外在因素如何,專注於內心的平靜,才能達到真正的靜止與平衡。透過持續的努力和不懈的練習,最終能克服內心的障礙,達到深層的放鬆與專注。只需保持輕鬆和愉快的心態,便能深化對佛法的理解。
หน้า7
3
我的宗旨 是要每位弟子證入法身 所以要與我合作 隨時努力舒服舒服地憶念・觀想 在身體的中心點 雖然不是禪修的時間?我們也要攏心 使心念凝聚在身體的中心點 直到熟悉・專注在那個部位(身體中心點) 當我們在禪修的時候 心念就可以很迅速地集中 不用花太多時間去調整心念 因為我們的心念已經調整好了 …… 當不知道要看哪本書・2
靜坐與挑戰:龐的故事
53
靜坐與挑戰:龐的故事
自這次以後,祖師就開始問「龐」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第二天,他就問道:「啊,龐!今天早上,我從食堂回來,看到一個跛腳的人。你告訴我,他的中陰身是跛腳的嗎?」「龐」透過靜坐也能確實回答這個問題。祖師從來沒答過任何人。當答案是對時,他只說「嗯!就是如此」,如果是答錯了,他什麼也不說。 祖師的問題,越來越難了。雖然「龐」沒念過書,對外在的世界也沒有什麼認識,但卻能準確無誤地回答那些問題。從來沒有人能如
故事講述祖師向龐提問,引發關於靜坐與中陰身的深入對話。龐雖未受過教育,但因為對靜坐的熱愛而能準確回答問題,顯示出他在靜坐上的專注與努力。這段過程不僅是智慧的展現,也是一種對社會偏見的克服。透過龐的堅持與祖師的引導,故事傳遞了靜坐的重要性與人生目標的追求。
北樹寺的新學徒
54
北樹寺的新學徒
北樹寺的新學徒 到的一些一般未證悟凡夫的無知行為。請勿誤會北樹寺 修行高深者也是如此。) 「詹」剛開始進入寺院的團體時,待遇很 差。身為一個新人,她的地位是最低的。她因 是個文盲而又獲得祖師的優待,能迅速地進入 深修工廠,而遭到他人的妒嫉。再加上她出生 鄉下家庭的背景,使她遭人白眼。她需要適應 環境而不能改變環境。這些私人生活問題沒解 決,會影響到她在深修工廠的静坐研習。不 過,不管寺院裏的同修
在北樹寺,詹作為一名新人面對著同伴的無禮和自己過去的文盲身份所帶來的困擾。她來自鄉下,受到了妒忌,但她依然專注於自己的修行,對世俗的困擾不以為意。雖然物質條件匱乏,蚊帳和家具都是他人不要的,然而詹卻願意接受這一切,以求更深的靜坐修行。詹清楚,她的修行是為了克服內心的魔羅,無論周圍環境如何,她的心志始終不變。她…
北懷寺的新學徒
56
北懷寺的新學徒
北懷寺的新學徒 便把它們抓起來,放入痲藥內,然后用一張紙 把痲藥蓋住。到了翌日早上,她就把那些臭蟲 拿到別處去釋放。每天她就如此這般地做著, 直到她的床墊上沒有臭蟲樓息為止。通過這樣 的方式,她的床變得清潔乾淨了。 在餐堂用餐時,那些寺院的常住都不願與 「鱷」同桌,因為她的外形太枯瘦了,連全身的 筋骨都露了出來。他們都嫌棄她,甚至懷疑她 患了結病毒,不想與她太接近。即使在分配食 物時,他們也粗魯
故事描述了一位在北懷寺的女學徒「鱷」的艱辛生活,她克服了周圍人的嫌棄與保持清潔的挑戰。她獨自清除床墊上的臭蟲,保持環境的整潔,並且對同伴的不滿和排斥持有包容的心態,專注於自己的修行動機,感激祖師所賜的每一餐。這段經歷讓她學會了堅持與感恩,成為一個更加成熟的修行者。
祖師的修行與飲食觀
57
祖師的修行與飲食觀
祖師修功德。食物本身是吉利的,她根本不介意分配食物的方式。她把全部的事情都往好處去想。她認為她之前所做被食堂的工作人员無礼地對待,那是因為他們需要整天對著火爐,還要比其他人早起到市集去,因此對職務感到厭倦,心浮氣躁,才會如此魯莽。至於她被誤以患了結核病這件事,對她來說就是一種福氣,因為這能讓她有更多的時間隨心所欲地用餐,不用顧慮到同桌的人。而且在進餐時,她也不必因交談而影響到她內在的經驗,讓她能把
在這段文字中,祖師以積極的態度理解生活中的挑戰,認為食物本身是吉利的,且不在意分配的方式。她解析了食堂工作人員的態度,並將被誤診為結核病視為一種機會,讓她能安心用餐,專注修行。祖師不斷督促她在靜坐中保持心的專注,提到心需常常與身體保持聯繫。最終,她的靜坐修行達到更深層次,這反映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融入修行。
北碧寺的新學徒
58
北碧寺的新學徒
…會碰到蚊帳,同時也會馬上被蚊子叮到。「笨」在晚上靜坐修行,已經習慣了挺直的坐姿,即使到了晚上,她還是保持這樣的坐姿。要勝任這份任務,靜坐者要把心、靜定到能脫離色身,與內在的身體合一。放下所有的外緣,而專注於內在的智慧,並維持跟研習的時段一樣長。因此那些能進行研習的心,必須非常純淨和有力。他們也要有「知見」的能力,而且要非常精準,並能徹底瞭解人生與宇宙的本質。 (出生年,頁碼:61)
北碧寺的靜坐床被視為榮耀,讓靜坐者能專注於內在智慧和心靜。這張小型的靜坐床考驗身心靈的平衡,幫助修行者擺脫外緣,專注於探索人生與宇宙的本質。能夠使用這靜坐床的人需要有純淨的心靈和精準的知見。
หน้า13
62
六、深修禪堂 「在這世上有些法师和僧士,修行达到断除著的程度。然後他們以堅忍不拔的精神,運用熱練的心力證得神通。當他們的心很專注時,便能施展神通,如以一人變多個人,又變回一人;能忽忽忽忽,穿牆入空間;從地上冒出來或跌下去;從水裏飛出來或在水面上行走,如履平地;在空中如鳥般飛行,能用手碰觸太陽或月亮;能以色身到達界界天。」 「…
靜坐的深度探索
64
靜坐的深度探索
但對自己的任務卻是非常認真。當她每次靜坐時,會一動也不動,仿如坐著死了一樣,身體沒有知覺了。她所記錄的經驗,都是來自她的內在探究。在六小時的靜坐結束後,其他人都馬上離開了,但「唆」仍繼續返回約半個鐘頭,聽聽祖師對下一組的指示。當下一組開始了,她也會跟他們一起靜坐一會兒,才離開深修工廠。即使在深修工廠外,「唆」在處理私人事物時,也還是保持心的細膩。外在的身體在處理她的俗事,但心還緊著內在的智慧。當到
本段文字描寫一位名為「唆」的靜坐者,她對靜坐任務非常認真,靜坐期間身體無知覺,專注於內在的探究。靜坐結束後,「唆」持續留在深修工廠,傾聽祖師的指示,以求學習更多知識。即使在處理私人事務時,她也保持內心的細膩專注,這使她在靜坐者中獲得最多的知識。她重視每一個學習靜坐知識的機會,並了解…